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内涵
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是指学校以直接的经济资助为手段,以育人为目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全面的精准帮扶。而如何发挥资助工作中的育人作用,则是高校开展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环节。在资助育人工作中,高校必须围绕“谁来育人、如何育人、育什么样的人”三方面开展研究。在谁来育人上,现阶段大多数高校的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主要停留在学生的资格认定与经济资助上,而在育人的导向上,其权责尚未理清;在如何育人上,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方法较为传统,缺乏一定的理念创新,单纯的依靠思政教师而开展的育人工作则具备较强的局限性,同时,大学生的资助育人理念具备与时俱进、全方位等特点,不同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对成才的需求及定位不一,传统的育人体系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在育什么样人的问题上,现阶段我国对高等学校的育人理念是,培养综合能力强、专业技能精的高素质人才。
尽管现阶段各大高校的资助体系已十分健全,但育人体系仍处于起步阶段,传统式的育人模式已无法达到新时代的要求,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助育人,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被赋予新的内涵:一是将育人成效作为新的资助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二是新的资助育人工作以“精准”和“科学”为重点,摒弃传统单纯式的资助育人工作。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核心是育人,而育人并非单纯的传统式教育模式,新时代的资助育人模式应具备创新式、全方位、多层次的特征。
(二)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功能缺失
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资助”理念不断推进,各大高校大学生的资助理念与资助模式得到进一步巩固,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基础上,传统高校不断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各项精准资助体系的构建以及资助力度,但资助,并非单纯的经济帮扶,重在扶志、扶智。在精准资助机制的背景下,高校的资助育人功能更加凸显,育人与扶困、育人与扶志、育人与扶智的资助新模式迫切需求建立。然而在实际的资助育人工作中,大部分高校的精准资助模式和育人理念两者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相辅相成,育人工作仍处于未开发阶段,育人流于形式,其功能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