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学习者构建口语交际知识维度
 
更新日期:2020-03-31   来源:语文建设   浏览次数:18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遵循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学实践者需从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出发,根据儿童的先验经验,依据图式理论构建口语交际知识运用的基本框架。图式

 
 (一)遵循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学实践者需从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出发,根据儿童的先验经验,依据图式理论构建口语交际知识运用的基本框架。“图式”一词最早出现在康德的哲学中,1932年德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首次把它应用在认知心理学中。之后,皮亚杰总结了图式的三个显著特性:图式是变化发展的,图式是互动建构的,图式是渐进的。儿童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之前已经具备了一点模糊的常识,图式的意义就是要在这种模糊的、碎片化的常识与理想的、系统的、完善的口语交际知识技能之间搭建一个可操作性的桥梁,一头连着感性与先验经验,另一头连着理性与后天习得。桥梁将新知识与旧经验的鸿沟尽可能地填平,整合两者,融为一体,丰富和提高学习者的口语交际经验和能力。

(二)遵循语言学的学科知识规律

1.从口语语言学视角审视口语交际教学

传统上,语言学的研究以经典作家的语言为语料,口语被看成是粗俗的、不规范的话语,基本上被语言学家们忽视了。口语是语言还是言语,这是口语研究中的一个传统的有争议性的理论问题。现在看来,无论口语是语言还是言语,它都是当代语言学研究的重热点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口语研究必须为口语教学、口语翻译、词典编纂、人机对话系统的设计、自然语言处理等语言实践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在汉语口语研究方面,代表性成果有赵元任的《汉语口语语法》(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1968)、陈建民的《汉语口语》(1984)、胡明扬的《北京话研究》(10902)、陈刚等的《现代北京口语词典》(1997)、周一民的《北京口语语法》(1998)等。

立足于中小学口语交际教学,语境是重要的研究点。语境可分为文化语境和情境语境:文化语境是社会结构的产物,是整个语言系统的环境。具体的情境语境则来源于文化语境。根据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实际运用语言的情况,情境语境可归纳为数目不多的情景类型,共包括三个变项:(1)实际发生的事;(2)参与者及其关系;(3)语言的作用。情景语境中的这三个变项的变化会引起语言的变异,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语言变体,称为语域。韩礼德等还将决定语言特征的情景因素归纳为以下三种:语场(f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语场指实际发生的事,指语言发生的环境,包括谈话话题、讲话者及其他参与者所参加的整个活动;语旨指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包括参与者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角色关系;语式指语言交际的渠道或媒介,如说还是写,是即兴还是有准备的,包括修辞方式(胡壮麟等1989:175)。从语域的角度看,口语与语场(如日常生活)、语旨(如交际者间的非正式关系)、语式(无拘束、无准备)都有关。

口语交际研究的角度需从中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出发,,通过对语境原理的研究和认识,设计各种场景的口语交际活动,最终达到提高中小学口语交际能力和教育实践者教学能力。

(三)遵循课程标准的各学段要求

请参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6版)》关于各学年口语交际的具体要求和教学、评价建议。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学习者构建口语交际知识维度

下一篇: 学习者构建口语交际知识维度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