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论严嵩当权真正的原因揭秘
 
更新日期:2023-10-09   来源:   浏览次数:38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严嵩是明朝著名的权臣,曾权倾朝野二十余年。《明史》评价严嵩“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 ”。严嵩在嘉靖二十一年入阁并在两年后出任内阁首辅,在嘉靖年间居内阁二十余载,对明代政治与社会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严嵩,字惟中,号介溪,明代江西分宜人。在弘治十八年中进士,后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严嵩在嘉靖二十一年入阁,时年63岁,于嘉靖二十三年任内阁首辅。严嵩当权的背景正是明朝逐步由衰弱走向腐朽的开端,此时的嘉靖皇帝一方面开始崇拜道教、荒废朝政,另一方面又注意乾纲独揽,绝不允许出现威柄下移的局面。他通过利用宦官集团和特务机构、强化密疏制度以及制造派系之间的矛盾等措施保证自身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在嘉靖皇帝时期,严嵩专权擅政达二十余载,在明代历史中可谓极为罕见。那么严嵩长期当权的原因何在?本文试图从政治学的角度出发,通过理清严嵩和嘉靖皇帝复杂的政治关系,来解读严嵩能够当权二十年“怪现象”背后的原因。

一、   严嵩当权原因探析

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明朝是我国专制皇权发展到极盛的时代。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明朝江山永固,极力强化了君主专制独裁统治。他废除了自秦汉以来实行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并统揽军权,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于中央。这样,一切国家权力都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皇帝的地位在等级制度中位列最高,皇权急剧膨胀。因而在分析严嵩能够长期当权的原因时,我们首先就分析了当时明帝国的统治者—嘉靖皇帝,其次是严嵩个人的政治天赋。

(一)嘉靖帝的政治工具

第一,嘉靖帝的“挡雨板”。严嵩掌权时期,也正是嘉靖皇帝开始执迷玄学,醉心长生之术的开端。此后嘉靖皇帝一改统治初期勤政俭朴的风格,二十年时间里嘉靖皇帝极少上朝并将朝政表面交于以严嵩为首的内阁手里。此后的嘉靖帝逐渐喜好奢侈,并经常大兴土木兴修庙宇宫殿。以严嵩为首的严党贪腐严重,再加上当时东南沿海一带进行军事抗倭使得军费开支急剧增加。此时明朝的根基已逐渐动摇,国力日益空虚,国家财政负担沉重。这一切并未使得嘉靖帝本人受到任何诤谏,究其根本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嘉靖帝用严嵩掩盖了自己昏庸无道的政治行为,充当了自己的替罪羊。严嵩的擅权专政就使得百姓官员的论调由“君道不正”(《治安疏》)转变为“灾皆嵩致” (《明经世文编·早诛奸险巧佞贼臣疏》)。因此这样看来,严嵩是嘉靖帝实施统治的政治工具,充当了嘉靖帝的“挡雨板”。

第二,嘉靖帝的“利器”。明世宗是一位“性刚,好自用”的皇帝,嘉靖帝刚愎自用、独断暴虐的性格特征集中体现在他经常对朝臣处以罚俸、廷杖等措施。不仅如此,由于世宗好谀言,恶直言,不少直臣被处以廷杖甚至入狱。不少官僚士大夫以儒家传统的德治仁政为武器,对皇帝一心修玄、沉迷长生不老之术和荒淫倦政的行为进行极力劝阻或死谏。嘉靖帝对此等行为深恶痛疾,为打击遏制这种行为便利用严嵩为其实施暴力统治的“利器”。嘉靖帝的政治考量与严嵩排除异己、党同伐异的政治追求接轨。在这种情况下,严嵩仍然是嘉靖帝实施统治的政治工具,但却充当了杀人的“利器”。

第三、嘉靖帝的“棋子”。严嵩的被扶植并屹立政坛二十余年乃至严党的出现首先是出自嘉靖皇帝自身政治需要的结果。严嵩及其身后形成的庞大的严党是嘉靖皇帝在其政治体制中制衡夏言、徐阶等人的重要力量。反面讲,严嵩的存在又对徐阶一派形成重要的制衡。嘉靖皇帝还通过有意制造和利用夏言、严嵩、徐阶等人之间的矛盾,使之相互争斗并互相牵制,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嘉靖帝通过这种“帝微觉嵩横,乃复用夏言。” 、“帝悉用阶言,稍轻嵩。” (《明史》卷308《严嵩传》)的统治术防止当政大臣专权,在嘉靖帝时期的内阁中,张璁、费宏、夏言等人在内阁中均是进进出出,而严嵩进入内阁则对当时的内阁首辅夏言等人构成制衡,到后来又与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形成制衡。嘉靖帝的这一政治策略确实起到了政治制衡的作用,有力的维护了嘉靖帝的政治统治。这与英国政治家洛克提出的以权力制约权力,从而建立合理的政治秩序有些相似之处。严嵩及其身后的严党所起到的政治制衡作用和巩固嘉靖帝政权的作用是严嵩能够长期执政的重要原因。因此这样看来,严嵩则是嘉靖帝的政治“棋子”。

(二)严嵩的政治策略

第一、捆绑政治利益,巩固政治地位。严嵩组成的严党势力集团是严嵩政治策略的重要体现。严党人数众多,据《明史》中记载,严嵩“子为侍郎,孙为锦衣中书,宾客满朝班,姻亲尽朱紫”。因此严嵩的亲信一派在朝野中被称为严党,譬如严世蕃、胡文华、鄢懋卿、胡宗宪等。与此同时,严嵩的亲信又往往会有自己的政治跟随者。譬如抗倭名将胡宗宪在其手下聚集了诸如戚继光、谭纶、唐顺之、俞大猷等一批人才为其效力。另外,据史料记载,严嵩每见宦官“必延坐,亲纳金钱袖中” (《明史》卷196《夏言传》) 可见严嵩与当时的宦官集团、锦衣卫势力联系密切。与此同时,严嵩还通过与私交、同年联姻等形式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以上严嵩的种种行为无不体现了他的政治策略。即将自己的政治利益与他人的政治利益相互捆绑,将自身的政治前途与他人的政治前途相互交叉,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自己在官场生活中的政治话语权,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身在政治斗争中的政治资本,使自己能够在政治博弈中占优,从而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此外,无论从嘉靖皇帝还是从徐阶等人的的视角看,严嵩将自身的政治利益盘根错节地插入到官僚系统又大大提高了“倒严”的政治成本。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严嵩在使用政治策略上的经验丰富对于他长期屹立政坛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第二、寻求政治保护,铲除政治敌人。

明朝嘉靖时期的政治文化是君主专制统治日益加强,以顺从统治者为第一要义,擅迎合之术是阁臣们的共性。在明朝嘉靖年间著名的“大礼议”事件中,严嵩因为能够善窥上意且力拥嘉靖帝遵其生父为皇帝、皇考而得到嘉靖帝的另眼相看。严嵩本人也因为其文笔出众善写青词而备受皇上的赏识。除了对嘉靖帝百般逢迎和顺从之外,严嵩对同僚也非常谦逊有礼、毫无骄横之态。这些举动无形中都加深了嘉靖帝对他的好感。除了通过得到嘉靖帝的宠爱获得政治保护以外,严嵩还经常会以非常隐蔽而狠毒的政治手段铲除政治敌人,比如他在内阁期间曾借助于宦官的帮助陷害时任内阁首辅夏言从而使自己荣登首揆。除了栽赃陷害嫁祸他人以外,严嵩还擅长通过激帝怒以克敌。通过以上严嵩的诸多举措反映了其一方面通过逢迎取宠寻求政治保护的策略,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他通过少树政敌、减少政敌、减小政治阻力的策略。因此,直到嘉靖四十五年“倒严”的时刻来临时,嘉靖帝最后仍然只是令严嵩“其致仕去,有司岁给禄米百石资用[1]”。

(三)严嵩的政治天赋

严嵩的政治天赋很高,这主要表现在他出色的政治才能以及对政治问题有极高的敏感度。刚入仕的严嵩就对自身的政治前途有很高的敏感性,由于当时朝政由宦官把持朝政,严嵩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政治发展在此等情况下只能会被夭折,于是便归隐十年等待良机伺时而动。等到严嵩再奉旨还朝再逐步做到内阁首辅的位置的过程中,明朝已经进入由盛转衰的时期。这时的明朝群臣腐败、官兵懈怠,国库空虚,政治体制日益僵化,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导致冲突不断。嘉靖皇帝长年沉迷玄修二十年里几乎很少上朝,但是国事却不曾荒废,大明朝这一庞大的机器却没有停止运转,就足以说明以严嵩为首的内阁阁臣的能干。另外据明史记载,内阁首辅严嵩以花甲高龄“朝夕直西苑板房,未尝一归洗沐”,(《明史》卷308《严嵩传》) 由此可见严嵩的勤奋程度非同一般。此外,在严嵩主政期间,东南沿海地带出现的倭寇猖獗,给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困扰,也严重影响了江南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最后是严嵩重用亲信胡宗宪总领抗倭事务,明朝军队才逐渐消灭了倭寇。在蒙古俺答犯边的事件中,严嵩一方面通过重修长城来巩固边防,另一方面还通过开放马市加强边境贸易来与蒙古俺答的关系,成功的解决了边境的安全问题。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严嵩的政治天赋极高,有着谦恭勤谨的性格和精明睿智的头脑,在任期间为嘉靖帝代行积极有为之政、休养生息,惨淡经营着明朝的内外事务。



[1]徐学谟:《世庙识余录》卷22,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上一篇: 论严嵩当权真正的原因揭秘

下一篇: 论严嵩当权真正的原因揭秘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