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是思政课的应有之义,也是该课程发挥育人功能的力量来源。然而现实中思政课理论性与实践性相脱节的现象大量存在,这既阻碍了课程教育功能的发挥,又影响了人们对课程的形象定位。
(一)理论性彰显不足
思政课理论性彰显不足的表现主要有:理论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回应社会,不能释疑解惑,无法以理服人,学生的理论获得感不足、信服感不足;理论讲授不彻底,在一些核心观点、重要原理讲授上浅尝辄止,不及本源,学生学不到完整的理论;理论固守思维严重,抱陈受旧不求创新、不谋发展,理论知识不合学生“胃口”。这些问题影响了理论魅力的彰显,削弱了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有调查显示,学生在思政课上“经常低头”的比例高达42%。问题的根源一方面是教师对课程的认识本身就存在误解,认为思政课主要是意识形态灌输课,以说教为主,不需要理论性。以为只要告诉学生理论是正确的就可以了,而忽略了理论为什么正确的问题。又或者认识到理论性的重要,却僵化地将理论抽象化,使得理论枯燥无味,理论性隐而不彰,实质上还是对理论性的消解。另一方面是教师个人的理论素养不强,理论学习不彻底,不仅经典理论没有“吃透”,学术研究也“不精”。有学者在参加了2017年教育部思政课大听课后撰文写道,思政课“授课教师普遍存在缺乏知识、缺乏思想的问题”,“个别教师的讲课分不清教学重点和难点”,并认为这些问题的根源“均在于教师的学术研究不够”。
(二)实践性运用不足
思政课实践性运用不足的表现主要有:理论教学脱离现实处境、回避现实问题,尤其是对于学生普遍关注的一些社会弊端、不良现象,没有及时回应,做出“硬核”的解释,理论的实践功能得不到直接体现。实践教学途径不多,作用不强。思政课实践活动的主题和形式十分单一,局限于开展社会调研,撰写实践报告,对实践活动的价值挖掘不足,导致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对学生和老师都成了一种额外的负担。实践活动重形式轻思想。近年来,在思政课“不重视实践教学”责难的围攻下,思政课开始了对实践教学的“恶补”。逢思政课必有实践环节,学生必有实践作业。这种现象不能说没有好的导向,至少体现出思政课教师普遍具有了开展实践教学的意识,但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少。最明显的就是形式主义,为了实践而实践。究其原因,一是部分思政课教师并未从根本上理解实践的意义,认识实践的重要性,把实践当作“花架子”。二是部分思政教师从主观上没有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对思政课教师来讲,实践教学耗时间、耗精力,一些老师把实践教学当成一种负担,没有将其视作教学中的应有环节。三是教学安排上没有对实践教学作通盘考虑和系统设计,教学过程中没有较好的指导意见遵循。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不足
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不足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在教材内容上,表现为苛求于理论范式,而缺乏实践品格,教材内容文件化、教材语言政治化,实现了理论的系统性却缺失了联系实际的延展性,造成理论知识生硬、抽象。二是在教学内容上,苛求于理论完整性,而忽视了理论对实践的解释性。一方面忽视解释,忽视对现实问题的关照和回应,以理论阐释理论,而非以理论解释现象,陷于学究式授课、教条式授课。另一方面解释不力或解释不当,在社会关切、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上回应不足、回应不力或直接回避,对不同社会思潮的分析、揭露、交锋不够。三是在教学语言上,苛求于理论话语,而失去了生活气息,未能实现理论话语与生活话语的有效接轨,教学话语充满了“书院气”,而不能“接地气”。四是在教学过程中,苛求于讲深、讲透,而忽视了学深、悟透,缺少学生身体力行地参与“学”和“悟”的过程,对学生自主研讨、问题分析、课外实践不予重视或流于形式,导致教学安排形式单一,学生主体性得不到发挥。课程虽然安排了实践活动,但多数都放在课程结束后,老师不参与,学生搞应付,看似热闹,实则两张皮,实践活动的意义脱离了初衷。五是阵地运用上,教学阵地囹于第一课堂,对第二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开发不足。思政课走出课堂呼声很高,但实际操作中面临的很多问题却仍没有解决,校园活动娱乐性有余而教育性不足。学生的反馈是对理论脱离实践问题的最直接反映,一份对思政课教学实效亟待解决的问题的调研中,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解答热点难点”排在第一位,占62.6%。思政课理论性与实践性相脱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科方面,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理论接地气,理论联系实际方面的研究不充分,对课程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贡献不足;教师方面,在于教师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的不足,不能有力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解释实践、回应质疑;条件保障方面,主要是学校、社会能够提供给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资金、场所、配套不足,离“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尚有很大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