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我国体制内大学组织办学模式日益趋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播在现代化进程中却“乱花渐欲迷人眼”,据北京读经私塾联谊会统计,截至2017年7月,北京市体制外读经班和私塾就有107家。为了对北京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进行深入研究,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读经班调研小组对北京RW大学国学院的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进行了焦点小组访谈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到学儒情况、读经情况、与体制内教育的对比三部分。共回收学生问卷104份、家长问卷62份、焦点小组访谈纪要和学生个人案例共计16份。北京RW大学是2013年接受北京市教委拨款单独成立的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的民办国学院,拥有独立于学院的教学区域和食宿区、较为封闭单面积较大的活动空间、收入的自由支配权、对学生的自治权。值得一提的是,校园环境和人文建设属于国际范,仿世界名校建筑,具备全球化气质。根据符号理论,书院人文就是以符号空间为表达方式的文化空间,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的符号圈的子符号圈,其文本可以表现为自然环境、建筑式样、文字书籍、仪式、举止行为、图像等符号系统,虽然它们相对比较独立,但是在共时上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故此书院的仪式会影响人们日常举止行为的风格,书院的建筑风格会影响人们的感知观念等等。
根据实地考察和访谈,从院长权威、日常仪式、办学形式和授课内容看,这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典型的“规模化古代书院模式”。根据中南大学杜华伟博士的研究,书院是“发端于唐代的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它源于私人治学的书斋与朝廷整理图书典籍的衙门,有民间与官府两大来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它继承了私学教育的独立性、平等性及素质教育性并不断扩大受教群体,以其服务于社会的开放性以及招生授业的制度性而区别于私人书斋。同时,它萃取官学教育在办学层次、课程内容及管理体系方面的系统性与制度化,但又扬弃官学沉迷于科举之不足而形成自己特定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法,尤其以其完备有效的个体德性培育体系而优于官学。至宋代,书院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教育制度正式确立。在其后元明清时代时,始终在传授知识、培养德性、化育人生和安邦治国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书院具有为社会服务的先天优势和历史基因,并在当代社会实现了一定的规模化。
作为一个典型“规模化古代书院”,北京RW大学国学院必须保证古代书院的精神,同时维持现代社会的规模要求:一方面需要保证规模——北京RW大学国学院的少年班的学生即是由书院转入,且只需满足17岁以下和生活能够自理的条件即可;另一方面需要控制规模——该国学院的规模会控制在300人以内,以便于教学和管理。北京RW大学国学院开设少年班、大一至大四共计5个读经班,共计120多名学生和12位教师,师生比为1:10。
从本次实地调研来看,我国民营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市场需求较大。第一,北京市人文大学的生源至少有五类:不适应体制内大学进而从体制内大学退学的学生;没有北京户口上不了正规学院的学生;上不了三本、大专和其他学校的高中毕业生;父母想以古代方式培养后代或者缺少亲子时间的家庭;需要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矫正品行和学习习惯的青少年。第二,学生家庭地域分布广泛。问卷显示96.77%的家长的家庭住址不在北京,他们的活动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广东省、山东省、北京市、黑龙江省、辽宁省、山西省和江苏省等地,如图1所示。经统计,学生家长的主要行业分布是教育行业、健康行业、服务业、个体工商、金融、制造业、自由职业、其他企业、建筑管理、国家公务员、农业、林业等。多种类的非体制内教育的潜在对象和广泛的家庭地域分布情况,从侧面反映出读经班的较大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