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浅谈规模化古代书院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更新日期:2020-04-01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浏览次数:18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规模化意味着古代书院模式内涵的丰富和对社会需求的回应首先,北京RW大学国学院读经班的学习内容主要为四书五经、部分蒙学读物,解经的教材为《

 
 (一)规模化意味着古代书院模式内涵的丰富和对社会需求的回应

首先,北京RW大学国学院读经班的学习内容主要为四书五经、部分蒙学读物,解经的教材为《十三经注疏》。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两个方面:主要的儒家思想书籍、其他传统文化经典——二者密不可分,不具有明确分割性。

第二,据调查,家长和学生选择民营大学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要出于“开慧”(sig=0.035)和“纠偏”(sig=0.034)的实际需要;家长对读经班的认可度高于学生自己;家长们相信读经会有总体的综合性的收获,普遍认为在“启蒙心智”、“修身养性”和“提高语文能力”的功能方面做得比体制内教育要好。但是,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培养人才、教化社会、缓冲社会矛盾的功能仍没有被家长充分认识。有学者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思想政治教育的增益功能,表现在能够引领学生的价值判断、纠正学生的偏颇认知、改造学生的错位思维,该理论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实施的“广富林计划”实践中也得到了验证,具体的,可以通过理念嵌入改变学生认知图式,通过方法嵌入使传统文化具体化,通过行动嵌入使主流价值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既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增强了教育效果。这同北京RW大学国学院总结的“四化五心”实践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认为学生对“四书五经”的理解需分为四个阶段:化口、化脑、化心、化身,只要开始诵读,不同阶段的人诵读经典均会有不同收获。现在到了一个关口,需要从民间影响到体制进行转变,最关键的可能是经典如何进入校园,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从小朋友一直到博士。只有真正了解经典,读通经典,才能辨别和躬行真正的儒学精神。“五心”则是要培养孩子的感恩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真诚心,这五颗心生发的就是“仁义礼智信”,就是我们为人的良心——这又同朱熹的德育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朱熹在注解《大学》时,对“新民”格外重视,“新民”包括了传递文化、服务社会以及自我道德遭变的教育目的——这就需要把目光投向广大民众的教育,以期通过每个人的道德自我修养与更新来达到维持政治社会秩序以及传递文化的目的。

第三,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可以多元。研究发现,46.77%的家长赞同使用务本学习法即应该结合日常工作和生活来学习传统文化。传统书院的仪式教育活动主要包括祭祀仪式、讲会仪式和尊师仪式;RW大学国学院学习传统文化的最常见的形式依次是:集体学习儒家经典学说、吟诵经典、参加祭礼、个人学习、文艺汇演、演礼以及参加国内外夏令营、论坛等。学习传统文化的方式很多元,不主张“老实、大量”的纯读经模式,除诵读以外,讲解、吟唱、影写、演讲、作文、表演等形式可以配套使用。

第四,空间视角下,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广泛和深远。北京RW大学国学院与各学校、各地区甚至海内外的儒学流派间进行着持续地学术交流与观念融合——通过举办国学教育研讨会、创办网站、定期举办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类高端论坛、支持学生不定期参与海内外夏令营、带领学生拜祭孔庙、演礼等方式来扩大空间辐射轨迹;针对应怎样建好国学院,进行管理经验交流、切磋,进而处理好知与行、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以更好取法古今中外之经验。

(二)规模化意味着古代书院模式的现代性与经典性的结合

具体地,现代大学的规模古代书院模式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实行控制规模的相对独立和封闭式的教学,以实现“专心治学”的目的——学生不被允许同时看很多书,解完一本经典才能翻开另一本经典。第二,在培养计划和教学方式上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让学生自己学习解经和用经,道德上严格自律,同时培养学生洒扫应对、耕读结合——如给每个读经班划一块地种上庄稼让学生学习劳动耕作;另一方面在教学方式上以“学经——背经——解经——用经”为主要模式,即遵循熟练背诵经典——解读经典——使用经典分析社会时事的顺序,实现“克己复礼”和“学以致用”的结合。其中“解经”一环最为重要,遵循“以古文为时文”的研读方法,真正发挥书院传道讲学的教育功能。第三,在生活细节中树立仪式感,学生在仪式中培育出不浪费粮食如在吃饭时自动起立念诵感恩词,学习如何整理内务,对人恭敬有礼等习惯和理念。第四,在学生管理上遵循鼓励和自治原则。前者提倡“扬善隐恶”;后者要求在管理上发扬儒家的担当精神,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浅谈规模化古代书院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下一篇: 浅谈规模化古代书院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