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高中信息技术融合分析
 
更新日期:2020-04-01   来源:上海教育   浏览次数:16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创造活动教学机会,扩大无线网络覆盖面在初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课之前,教师必须完善备案计划,为课堂活动性活动性制定详细方案。制定教学计划,应分

 
 1.创造活动教学机会,扩大无线网络覆盖面

在初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课之前,教师必须完善备案计划,为课堂活动性活动性制定详细方案。制定教学计划,应分两步走,教师可从信息技术课程角度出发,首先落实基础课堂知识基础教学目标,首先复习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新知识教学之前先行落实之前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帮助学生熟悉信息技术课程基本操作流程,为信息技术活动课程做好基础性普遍。其次,在教师完成课堂教学计划目标,可对知识进行延伸拓展,为学生拓宽课外拓展途径,巩固课堂知识印象,提高其运用操作熟悉度以及知识调动能力。在课后留下思考性问题,思考性问题可进行跨学科性设计,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合理利用互联网进行资料搜集和分析,对跨学科知识进行汇总整合,将互联网工具引入课后教学中,创造活动教学机会,丰富学生知识、技能。

2.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普及智能终端设备

教师在进行活动主题设计时,要基于学生兴趣考虑,从学生兴趣出发,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需求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技能转化为实用性技能,由兴趣话题向活动过度,开展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以兴趣为基点的活动设计方案应从以下三个角度出发,第一,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第二,以课堂知识为基点对知识进行延伸拓展;第三,寻找教学目标与学生兴趣的契合点所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正确处理计算思维培育与程序设计之间的关系。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育计算机解决问题性思维,编程设计为问题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是为信息科学新课标要求,然而思维培养和程序编写教学将占用有限的教学实践。如果教师未能在教学过程对教学内容进行把握,有机处理则可能造成课内教学偏离重点,与计算机学科教学初衷与内涵背道而驰,使得信息科学思维培育教学成为应试性程序设计教学,尽管二者存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上的相似性,而教学内涵则不尽相同,信息科学思维培育注重问题的导向型作用,通过解决问题达成目标,而程序设计课程仅是一门单纯的程序设计课程,主要教学编程语言,内容商注重语法知识。培育学生的计算机思维,作为教师首先要明确计算机思维与程序设计课程的联系,明确教学纲领,开展引导教育。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高中信息技术融合分析

下一篇: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高中信息技术融合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