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交互设计专业课程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更新日期:2020-04-01   来源:高教探索   浏览次数:18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2012-2013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发展研究年度报告》中指出,其中40%的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觉得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是人才质量不高的关键因素。针

 
 《2012-2013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发展研究年度报告》中指出,其中40%的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觉得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是人才质量不高的关键因素。针对交互设计专业教学中出现的种种现状分析其原因并不是简单划一,既存在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教学模式单一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存在师资水平有限,教学质量有待提升等主观方面的原因。在此,笔者总结了以下四个方面:

(1)课程结构不合理,专业实践课程不足

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一直是教学研究中的重点内容,从包豪斯设计学院中的“艺术作坊”到当今的工厂实践,实践教学始终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提供最直接有力的教学方式。纵观国内交互设计专业教学中理论课占到较大比重,老师们多依赖教材讲解,实践环节严重不足,学生坐在教室里听“天书”,或者人在心不在的现象比比皆是,即使理论课听的头头是道,结果是动不了手做不出东西来,不能将输入转化为产出。的确,理论知识的学习一方面起到有效指导实践的作用,而另一方面也是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关键环节。而本科生的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本应有合理比重的计算机软件类型的实践课。软件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必修课程。学会掌握相关软件是对每个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基本要求。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写明减少教师课堂讲授学时,将课程学时设置分为教师课堂讲授学时、科研实践学时和素质拓展学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交互设计专业教学比较偏重于课程实践性和学科交叉属性。尤其是在高校交互设计方向中的设计类课程,对于国内互联网+背景下的交互设计学科有着与之配套的软件应用方法和技巧需要掌握,需要把更多教学时间放在实践环节上,如果学生不能熟练掌握软硬件的各项操作技能,那么对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和最终产品落地也都是致命的。例如艺术概论、美术鉴赏这些也不应该在专业辅修课上,全校通识公选课中可以有,即使是专业主干课、专业辅修课中也应是理论部分和实践环节共存共融,像用户体验、用户研究、信息架构与交互设计方法等这些课程也绝非是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而更多的是贯穿在实践环节中。举个例子,华中科技大学2017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学科基础课程部分中却有大量的与专业不相关的课程,如城市规划原理、人居环境科学概论、建筑装饰施工等,另外专业选修课部分也是如此,如城市设计、园林植物学、营造十讲等,数字媒体专业为什么开那么多环境规划专业的课程,很明显课程结构不合理。

(2)教学模式单一,没有形成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借助课前微视频或其他教学资源进行知识的学习。“翻转课堂是当前课堂改革热点,翻转课堂难点之一是保证学生在家等无监督状态下的持续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在有些院校刚刚起步,但是这足以证明移动学习、线上线下搭配教学模式是顺应当前信息化教学有效措施,它不仅能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而且在课堂教学上老师能够更有效地提炼出每部分的重点难点,同学之间合作讨论,教师个别辅导及其真正实现教学是以学生自学为主,把传统的老师从分步讲解、操作演示等过程中解放出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这门课,课程48学时,主要涉及两个软件:Photoshop和illustrator。去年上半年没有实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上课时发现学生软件基础参差不齐,讲起课来也特别累,有些同学甚至从来没打开过这个软件,而有些同学能够画一些简单的图,从认识到熟练操作,也绝非是48学时能够达到的。“加拿大诺瓦斯科舍艺术设计学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翻转课堂,他们在上课之前,学生需要掌握基础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学习翻转课堂的优点,课堂教学不宜讲的过多过细,应该着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另外,上课除了讲解软件如何操作运用,还要涉及一些基础的交互设计方向的产品如何设计,难度系数可想而知,最后由于时间紧张,作品也是比较粗糙,如果提前进行网络视频自学环节,注重实践教学,强调学生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再配合课堂抛出当前热门话题,同学们集思广益后点选同学上台陈述,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对知识掌握的深浅程度,那么解决问题、阐述问题的方式就会呈现多样性和深刻性,台下的同学们也会不自觉衡量自己是否会这样回答或自己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知识程度。那么教学效果是不是完全不一样了。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交互设计专业课程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 交互设计专业课程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