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度戒、冠礼与成人礼
 
更新日期:2020-04-01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浏览次数:37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度戒是瑶族举行的最普遍的宗教仪式之一。学界对瑶族度戒仪式的定义有所差异。许多学者认为度戒是瑶族男子的成年礼,如《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认为瑶

 
 度戒是瑶族举行的最普遍的宗教仪式之一。学界对瑶族度戒仪式的定义有所差异。许多学者认为度戒是瑶族男子的成年礼,如《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认为瑶族度戒“意义大致与成年礼相似。”吕大吉、何耀华所编《中国各少数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指出:“茶山瑶度戒是一种专属于男性的成年礼仪”黄贵权也认为度戒是过山瑶、蓝靛瑶、茶山瑶的一种成年礼仪式,是“社会中的人成年的时候按社会传统习惯而接受的一种仪式。”有的学者则认为瑶族度戒是一种受道教影响的入教礼,不主张把度戒看做成人礼。如赵廷光认为瑶族度戒“实际上是带有浓厚原始宗教色彩的道教的教义仪式。”张泽洪认为度戒是“瑶族道教的传度仪式”,是道教授箓的传承和衍化。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瑶族男子参加度戒的原因很多:第一、参加成人仪式,提高在族群中的社会地位,获得婚配、祭祀、政治等社会权力;第二、获得师公资格;第三、对阴兵的继承,他们认为如果祖辈有人度过戒,若后代无人继承其兵马,则这些兵马会作乱,扰乱其子孙的身体健康及家庭安稳。他们通过挂灯和度戒对阴兵的继承,即是对祖辈遗志的继承;第四、希望死后获得神灵地位,进入天堂;第五、传承瑶族传统文化。实际上,一位师男参加度戒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提高社会地位、获得师公资格是现实目的,对阴兵的继承、死后获得神灵地位则是精神信仰上的追求,而对瑶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则是瑶族文化自觉的体现。

一方面,无论师男参加仪式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在完成仪式后对重新加入社会,其现实身份及权利都得到相应的提高,即表示其社会身份的过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瑶族度戒是具有成人礼性质的。另一方面,瑶族男子只有通过度戒,才具有成为师公的资格,许多瑶族地区直接称之为“度师”。从这个角度看,度戒也具有入教礼的性质。以此,我认为度戒仪式同时具有成人礼及入教礼双重属性。

“男子二十,冠而字。”冠礼属儒家“五礼”中的嘉礼,是给即将成年的男子加冠的礼仪,有完整而繁琐的仪式过程,在儒家传统礼仪中居于“礼之初”的地位。《仪礼·士冠礼》言:“无大夫冠礼……天子之元子,犹士也,天下无生而贵者也。”[]23冠礼的举行不分贵贱,天子、诸侯之子也与士一样行冠礼。通常情况,男子举行冠礼应在二十岁时举行,但在特殊情况下,亦有所变化,如天子、诸侯多提早行礼。传说周文王十二岁而冠,成王十五岁而冠。至明代,朱熹撰《朱子家礼》言:“男子年十五至二十,皆可冠。”

可以肯定的是,古代汉族男子只有加冠后才能结婚,才能参加家族和国家的政治、祭祀、军事活动。《周礼•春官•大宗伯》言:“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杨伯峻注《左传·襄公九年》:“必先行冠礼,目为成人,始能结婚。”[2]1055《礼记·冠义》言:“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也。”[8]1415 从天子至士庶,冠礼都是“成人之资”。无论是一国之君还是一家之主,无论年长或年幼,若未行冠礼都不能享有国家或家族的治理权。《礼记·冠义》又言:“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欤?”[8]1414冠者加冠后可以成家立业,还可以参加家族和国家的祭祀活动,出仕做官,走上战场,这也意味着他们开始需要承担相应的家庭、社会及国家的责任和义务。正宾在为冠者加冠时告诫其“弃尔幼稚,顺尔成德”,冠礼的举行不仅警示冠者成人身份的转换及责任的担当,也向社会公示其社会权力及地位的获得。因此,瑶族度戒与儒家冠礼都有通过仪式获得成人身份转变及社会权力的目的,都具有成人礼的性质。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度戒、冠礼与成人礼

下一篇: 度戒、冠礼与成人礼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