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途径
 
更新日期:2020-04-02   来源:高教探索   浏览次数:18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认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和强调的高等教育,必须将国际、地区和各国的有关情况反映到自己的教学和科研之中,也要将国际化维度渗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认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和强调的高等教育,必须将国际、地区和各国的有关情况反映到自己的教学和科研之中,也要将国际化维度渗透到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之中。“一带一路”的倡议构想推行包容性的发展理念,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强调不同文明之间 “互动合作”的平等观念,同时又体现“共生发展”的世界主义视野,避免“西方中心论”和单向借鉴论[]。这两种理念正好可以有机地统一到四川与泰国的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上。四川与泰国高等教育的交流,将随着经济、旅游的发展而兴旺起来,教师和学生等人力资源和教学资源等物质资源的流动将成为常态,加强内生路径和外延路径建设将成为两国(省)高等教育合作的战略选择。

1、加强政府主导,统筹规划

为加强四川-泰国高校之间的合作,促进两国(省)科学家、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专业人才开发,创造和传播科学知识和信息,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民心互信,两国(省)政府要以友好城市和泰国研究中心为起点,加强两国(省)政府间的高层交往,教育行政部门主动作为,积极磋商,研究制定两国(省)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规划,建立不同高校间课程学分相互认可等跨学校、跨区域的合作平台,并健全相应的合作规则和评价标准,为两国(省)高等学校更好地开展合作提供交流平台和咨询服务,引导和规范高校间合作,开展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市场环境、法律法规的深入研究,定期举办“四川-泰国高等教育合作论坛”和高等教育博览会等,并以中英泰“三语”出版相关成果。

具体操作上,可以效仿东盟大学联盟( ASEAN University Network)的做法,设立政策层面整体规划,以执行层面为重点,带动成员大学间的合作交流发展,并以此带动四川与东盟各国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2、加强内生路径,苦练内功

一是增强高等学校竞争力。要树立发展质量观,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播等方面提升自身实力。

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国际意识和能力要求来深化大学课程教学改革;改革课程内容,增加两国(省)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民族宗教等通识内容;更新教学组织,探索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协作关系。

三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参与国际认证:有条件的,在紧缺的工程、建筑、金融、医学、法学、会计、管理等领域,按照国际化的标准和要求培养改革专业技术人才。努力办出各高校的特色和优势:强调学科结构内的匹配性、和谐性;注重学科间的关联度,相应学科的发展紧密联系、相互支持;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具体时、空条件相适应。

3、加强外延路径,拓宽视野

一是增加多层次的海外办学。两国(省)建立双向开放、良性互动,开展多层次海外办学,通过文化协同创新、大学联盟、学术交流等具体途径,参与各个层面的创新合作研究,培养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感,熟悉两国国情、适应四川、泰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合作与交流的复合型人才。

二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批国际化师资。教师水平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两国(省)高校教师应该具有较强国际化视野、掌握国际先进知识和技术、有较强国际团队协作意识,为教师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研讨创造条件。

三是增加交换生数量。交换生项目作为国际高等教育合作的一种常见形式[],推出政府奖学金,优先招收紧缺专业人才。

四是加强教学合作, 搭建国际化课程平台。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如通过“泰英中”三语人才培养模式[],来加强留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已学知识在实际中,接触、了解、把握陌生世界的能力,能够用自己所拥有知识与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协调,以期达成共同适当的行动和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尊重核心价值观、相互交流、团队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五是探索跨国培养、跨境流动的人才培养机制。按照国际规则、市场机制和国家支持相结合的原则,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经济建设亟需,探索跨国培养和跨境流动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机制。

六是开放在线教育。利用国家开放大学平台,发挥高校网络学院作用,创办虚拟大学、开展慕课教学,提供便捷、廉价网络教育。

七是联合研究攻关:凝聚、整合学术队伍,有针对性地在科学技术方面,比较教育方面,战略管理方面、文化风俗方面开展联合攻关、深入合作研究,推动智库建设。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途径

下一篇: 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途径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