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论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最早起源于二十世纪初,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在其著作《选择一个职业》(Choosing a Vocation)提出了特质因素论[1],阐述了对于职业选择的经典三步骤。1953年,萨柏(Donald.E. Super)根据自己对于“生涯发展型态”的研究,借鉴布勒(bueller)的分类,提出职业生涯五阶段论,认为14岁之前是人的成长阶段、15至24岁是职业探索阶段、25至44岁是职业建立阶段、45至64岁是职业维持阶段,到了65岁以后则是职业衰退阶段。萨柏认为在第二阶段即职业探索阶段,是学生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对自我进行剖析,深刻认识自身条件和适合的职业,并对该职业有一定的认知,在毕业后顺利就业完成人生中的初步就业。1990年,埃德加·H·施恩(Edgar.H.Schein)提出“职业锚”理论,认为在个人意向主导的求职中,求职者存在“锚定效应”,总有一种职业价值观是不会被其放弃的。随后“职业锚”理论被引入人力资源领域,逐渐细化为八个锚位,分别是:技术型、管理型、独立型、稳定型、创业型、服务型、挑战型、生活型[2]。
2、发展综述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国家众多,本文选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较好的美国、英国与日本进行发展综述。
2.1美国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初开展于美国,当时叫做职业辅导。而随着1953年萨柏职业生涯五段论的提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始出现,并于1970年在全美得到推广。8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普及,高校毕业生人数猛增,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显现,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为重视,初步形成高校、政府、NGO(非政府组织)和企业四方协调配合的就业指导体系。通过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测评,随后进行积极引导,在尊重个人职业选择的前提下进行职业培训。现已形成贯穿教育全过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涉及对象也包括毕业校友。通过建立高专业素养且数量庞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队伍,保证每位学生都可以得到一对一指导。
2.2英国
英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19世纪70年代由美国传入后逐步发展,伴随着其他课程一并实施。对比其他国家,英国职业生涯规划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政府高度重视,于1997年《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所有公立学校都有法定的义务对13-19岁的学生进行生涯教育”。2005年,英国教育部发表《14-19岁教育与技能白皮书》,重点强调,希望通过行业技能委员会,呼吁用人单位积极广泛地参与到教育中。而对于更高年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则是由继续教育服务处(Further Education Student Services)和高教生涯咨询服务处(Higher Education Careers Advisory Services)承担。从全国来看,所有的服务机构都加入了英国生涯指导协会,即英国最大的生涯教育与指导服务机构的联合会,拥有3000多个会员单位,不但引导监督服务机构的业务活动,也从理论研究的角度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数据参考,近些年来成效显著。
2.3日本
1999年12月日本《关于改善今后初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的报告》中第一次出现了“职业生涯教育”的字眼,当时由于日本经济形势严峻,面临产业结构变化,“就业难”问题非常严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运而生,在日本全面铺开,得到了迅速发展。进过十几年的发展,日本形成了“职业生涯教育综合计划”,分三部分展开:(1)小学至高中阶段实行“新体验计划”,即对进行职业和工作的体验活动和实习;(2)针对大学生和研究生实行“高度职业生涯计划”,目的在于培养出具有高度专业能力的人才;(3)针对自由职业者开展“自由职业者再教育计划”,通过3-6个月的学习,希望能为自由职业者开拓一条正式职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