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查尔斯•范海斯十分重视大学的社会扩展职能,认为大学不能只重视教学和科研,还应在推进社会改革和服务社会经济中发挥着积极影响,促进社会发展和公众服务。他提出了“大学应为社会服务”、“州的边界就是大学校园的边界”等理念,从此开始了大学与工农产业的密切合作。这种将教学、科研同社会服务融为一体的办学模式,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被称为“威斯康星思想”[13]。威斯康星大学在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通过培养人才和输送知识两条渠道,打破大学的传统封闭状态,努力发挥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积极促进全州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威斯康星大学以其卓越的成就受到世人的称赞,为各州大学所效仿。“威斯康星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大学的第三职能——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使大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受“威斯康星思想”的影响,世界各国的一些高校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高校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纷纷提出了高校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学与科研的基本功能,还应适应产业的需求,通过与产业联合进行应用研究和开发,更好的服务于区域和地方经济,这也能反过来促进高校本事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有别于传统学术型大学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了。英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中国台湾等地都发展了自己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有的叫应用科技大学,有的称之为亲产业大学等等。
这类应用型大学的关键点在于强调大学应该主动与产业届接触,积极地与企业互动,围绕国家与地方的产业布局与经济发展现状,制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在教学活动中,紧密结合当地企业人才需求,针对本地的产业和行业特点设置相应的专业,有针对性地制定其人才培养方案,特别强调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术能力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相匹配;在科技研发中,针对企业实际需求,校企联合,解决企业生产与研发中的技术问题,加强科技研发与当地产业的结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服务。这样,学校与企业互惠互利,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形成一种紧密的联系,提高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 CO-OP)是一种典型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式,它是由雇用单位参与、学校教育和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本科培养模式,现在逐渐也有一些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也采用了这种培养模式。CO-OP在美国和加拿大有大量的高校参与其中,并把此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吸引优秀的学生报考。美国的东北大学和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是这方面的佼佼者,他们的CO-OP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享誉教育界,深受社会和企业界的肯定和认同。
CO-OP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即“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学习与在课堂上的学习同等重要” ,也就是特别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到的知识是大学生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学校的理论学习与在企业实际岗位上的工作实践结合起来,要求学生走出校园,在具体的工作中获得工作技能,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需要的技能联系起来,确立努力的方向。
按照CO-OP模式培养的学生,每个学年一般分成3个或者4个学期,学生全日制在校园课堂内学习一两个学期,然后在企业的工作岗位上带薪实习一个学期,这样课堂学习与工作实习交替进行。实行CO-OP,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学生的成长和就业非常好的引导作用。对于学生来说,其好处主要在于:
1. 学以致用。CO-OP给学校的课堂学习和企业的实际工作建起了一座桥梁,让学生得到了课堂理论和实际工作两方面的训练,学生用课堂学习的知识解决企业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使其理论知识得到巩固与升华,更能明白课堂学习中应该努力的地方,同时也把企业对学生的知识需求反馈给学校,促进学校更好的发展。
2. 工作经验。通过CO-OP,学生从企业获得了熟练的专业技能,毕业之时就已具备了很长时间的在岗工作经验与社会阅历。在实际的工作中,学生要学会运用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解决具体的专业问题,锻炼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跨出象牙塔,工作环境与学校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比较单纯的环境截然不同,如何去适应社会,如何与领导、同事、客户去和谐相处是他们要学习的宝贵的社会知识。
3. 就业机会。通过CO-OP,学生在毕业时就已获得了其他同学所不具备的工作经验,进入企业能快速地融入新的工作中,因此这些学生大受欢迎,他们比其它学生更受企业的青睐。如果学生在企业工作期间表现优秀,几乎所有的公司在雇人时都愿意首先考虑自己的CO-OP学生,因为他们对公司的业务和文化有较深入的了解,其工作能力也已经得到了公司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即使CO-OP公司没有用人计划,良好的工作履历和同事关系也使得老板、同事都是未来职场宝贵的资源。当其他学生毕业时,通过CO-OP的学生早已经通过多次面试、工作、考核等历程,相当于对毕业生的就业早已彩排多次。
4. 经济收入。CO-OP岗位上是同工同酬,对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经济困境的方式,这远比在寒、暑假“发传单”等打工方式具有更多的收入,同时也与自己的专业对口,对以后的发展更有利。
在欧洲,德国的很多高校早在一个世纪前就已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践,双元制教学以企业实际岗位要求为培养目标,注重实践技能培养,深受企业欢迎,也是德国制造享誉全球的人力资源保证[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