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
环境包容性含义因实体资源的新发展和数字资源的加入受到挑战。首先,资源的数量与种类增加。发达的计算和通信技术提升了交易环境的透明度、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失灵,有助于资源的交换、联系、整合,这意味着会有更多数量和种类的新资源的产生。第二,实体资源由分散分布转变为跨界分布。信息快速生产与传播,资源不再受到原有的行业、区位、国别等的限制,同类资源因信息不对称、地域优势和资产专有性等原因形成的垄断被打破,实体资源突破了边界,表现为跨界性分布。第三,数字资源产生。数字资源具有可重复编辑(re-editable)、可重复编程(re-programmable)且易于存储和随时调用[10]的特点,因而属于非竞争性资源,且具有与产品无关(product agnostic)的属性,资源价值取决于对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而不是资源交易过程。由以上分析可知,如按照环境包容性的定义,则互联网情境下环境呈现出极高的包容性,而事实上绝大部分企业仍然面临严重的资源约束。
测量指标在互联网情境下不再适用。传统工业时代的环境包容性测量指标多涉及行业性指标,互联网情境下多为跨行业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很难划分到具体的行业类别中[5];同时,测量指标多为结果性指标,以盈利为前提,适用于成熟企业,而互联网情境下,中小企业作用凸显,新创企业数量增多,这些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并不以结果性指标来衡量绩效表现。
动态性
环境动态性因互联网情境下“行业”概念的模糊化而遭到挑战。传统工业时代,稳定-不稳定和动荡都是以行业为边界进行考察的,而互联网情境下,跨界经营成为常态,组织活动不再囿于单一行业,而是在由虚拟价值网络构建的商业生态系统中开展价值活动[19]。因而环境动态性的典型表现不是行业的稳定性与动荡,而是整体价值网络的变动情况。另一方面,组织任务环境变化的特点由阶段性的结果转变为瞬时接近结果的过程。大数据深刻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使组织任务环境短暂的稳态被打破,转变为瞬息万变的极度不稳定的状态,引导企业将关注点从静态的“结果(成功/失败)”转移到每一分、每一秒接近成功/失败的动态变化中。
传统工业时代环境动态性的测量指标也受到了挑战。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有很大部分是互联网企业或创业企业,提供虚拟性的产品或服务,且很难在短期内有明显的财务绩效表现,而测量环境动态性的指标或是以企业的财务业绩表现为前提,或是以企业提供的为实体性的产品和服务为前提,这与互联网情境下企业的行业和生命周期特点严重不符。
复杂性
环境复杂性由价值系统复杂性转变为价值空间复杂性。首先,组织决策所需考虑的因素的数量和种类几何倍数增加。决策信息可能来自私人数据、公共数据、冗余数据、社群数据以及半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具有分散、去中心化和准确性低的特点,增强了组织获取和处理信息的难度。其次,组织决策所需考虑的因素之间的依赖高度增强。海量公共数据、私有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在不同行业和部门之间转移和分析,增强了市场对于信息服务时效性和准确性的依赖;海量非结构化信息利用微博、推特、网站、博客等社会媒体传播,使原有的公司之间隔离的知识、know-how等专有资产的外溢性增强,同时,大数据还深刻影响着社会和经济领域政策制定和研究活动,进一步增加了企业决策的难度。
测量指标因行业模糊性、价值载体的变化受到挑战。该测量指标具有两个特点:行业性、专有性。互联网情境下,除了行业模糊性以外,企业用以价值实现的载体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产品和服务,而是以产品和服务为载体的“价值主张”,是企业向客户提供的一整套约定利益,它是多维度的,由涉及到质量、绩效或属性方面的多重层面的约定利益所构成的集合。因此,它体现为综合性而非专有性。
综上所述,传统工业时代的组织任务环境特征“包容性”、“动态性”、“复杂性”在互联网情境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对组织任务环境的研究进行进一步情境化,结合时代特点对组织任务环境的特征进行重新思考与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