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一词源于日本,其内涵与中国存在差异。2014年3月,日本女性杂志《non-no》报道了日本男性的变化,介绍了一种新的“仏男子”形象。该杂志指出“仏男子”的最明显的特点:把自己的兴趣爱好永远都放在第一位,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想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节奏去做。这些特征与中国的“佛系青年”有相似之处,却并不完全一致,但“佛系”这一词汇却直接被套用过来,中国人称之为“佛系男子”。
(一)日本“佛系”文化的源头——“儒释道”三教文化
日语中的一部分词语源于汉字,从唐朝开始,日本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首先,“佛系”自然而然与佛教有紧密联系,佛教讲求随缘的态度,认为“万法因缘生”,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来源于“缘”,宣扬“舍弃欲望”、“放下执着”的思想,使得这种随缘的“佛系”文化有了滋生的土壤。此外,传承上千年的传统儒家文化也对“佛系”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儒家推崇“中庸之道”,待人接物主张不偏不倚的态度,这一点也合理的解释了“佛系”文化所呈现的老年人心态。最后,“佛系”文化中的“无为而治”受到了中国本土的道教影响,道教主张清净无为的避世思想,一切顺其自然。可以说,儒释道三教文化共同孕育了“佛系”文化。
(二)日本“佛系”文化的发展
“都行、可以、没关系”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佛系”口头禅。很多人以为“佛系”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实则不然。在日本文化中,“佛系”是对宅男的另一种称呼,在日语中写作“御宅”。早在江户时代,“御宅”是对当时的武士阶层的问候用语。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动漫的普遍流行,“御宅”一词的含义得以拓展,主要是指对动画和粉丝漫画感兴趣的人,即“御宅族”,他们奉行“三无主义”——无气力、无感动、无关心,个人主义色彩较浓。19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出现了许多“工作狂”,他们试图通过努力工作促进经济发展,使日本从经济低迷中走出来,可依旧无济于事,于是他们开始怀疑自己工作的价值,对社会产生了幻灭感。一时之间,“御宅”文化不断兴起,当时有一些人甚至哀叹“日本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希望”。
现在,日本90后已经成为“御宅第四世代”。号称“御宅教主”的冈田斗司夫撰写了《御宅学入门》一书,他认为当今一代的“御宅”是消费的一代,对这一群体的定义是:在被称为“影像资讯全数爆发”的21世纪中,为了适应这个影像资讯的世界而产生的新型人种。换言之,就是对影像的感受性极端进化的人种。他们没有经历过上个世纪90年代的社会动荡,更加安于现状,这样“佛系”的态度使整个日本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他们习惯保持生活与工作的平衡,工作的热情、学习的积极性、消费的欲望等各方面都有所下降,他们更倾向于追求“绝对自我”。而对“绝对自我”的追求也正是佛系男子生成的基础。
(三)日本出现“低欲望”的原因
日本出现“低欲望”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第一,日本传统的社会文化使得他们从小就在“低欲望”的氛围中耳濡目染,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绝对自我”意识。他们清楚自己的追求,工作繁忙之余,不愿将时间用来为结婚作打算。这一点在职业女性中表现得尤其突出,日本女性不愿意结婚,更不愿迎合社会期望成为“家庭主妇”而放弃事业。传统观念中对自我的追求,以及不婚晚婚主义盛行,使得“低欲望”的青年群体不断增加。第二,上个世纪末期日本历经长期的经济衰落,日本人的消费观念有所转变。“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日本经济出现大倒退,年轻人负担过重,“不多花一分钱”的消费观念直接导致日本整体消费水平降低。更令人惊讶的是,在楼市贷款利率最高不超过3%的日本,很多年轻人却选择放弃购房。特别是日本的80后,他们见证了90年代楼市泡沫破裂给父辈带来的惨痛,不愿像父辈背负房贷而活。
(四)对日本“低欲望”的思考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会》中曾预言:“全世界都在‘低欲望社会’化,日本正迎向美丽的衰败。”书中对日本“低欲望社会”作了细致的描述,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新一代人丧失进取心,对各种事物缺乏欲望,远离时尚、远离名牌、远离买车、远离购房,甚至是远离恋爱。具体表现为日本社会的少子老龄化、晚婚不婚主义盛行等。“低欲望”是一个历经快速到缓慢发展的社会所具有的现象,而中国仍在高速发展,“佛系”却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不禁让很多人开始忧虑中国的发展走向,是否也会陷入“低欲望”之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