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中国成立70年大学体育精神育德功能的选择性表达
1.1 建国初期大学体育精神的育德功能——注重激励,形成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主动意识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工作受到重点关注。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1952年,教育部和中央体委联合颁布《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1954年党中央正式颁布《“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这些规定在提高学校体育地位的基础上,将体育教育与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任务关联起来。此时的高校体育也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置于体育运动中,通过系统的学校运动技术和锻炼下,增强学生体质并实现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培养以及服务社会主义生产、国防建设的根本目标。
因此,建国初期的大学体育工作在于落实政治思想,其育德功能侧重于激励,即提高大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大学生在为新中国建设努力学习的同时参加必要的体育活动,重视体力培养和体质健康。启发青年学生锻炼身体与意志品质,担负历史使命。
1.2 20世纪70、80年代大学体育精神的育德功能——注重导向,即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20世纪70、80年代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在社会发展中摸索前进。这个时期,大学体育精神的育德功能主要在于发挥导向作用。80年代初,中国女排荣获世界冠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我国体育代表团获得金牌突破,民族精神得以振奋。在此背景下,竞技体育在大学校园中得到广泛关注。1987年,原国家教委确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政策,鼓励高校自主招生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在培养高校大学生运动员的基础上,切实提高高校竞技体育水平,逐步与国际大学生运动队接轨。
因此,这一时期的大学体育精神内含着爱国主义、民族自尊、振兴中华等价值诉求,注重导向作用,反映在大学体育教学和竞赛训练中,注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形成集体主义观念,统筹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激励学生参加体育团体竞赛,为集体争得荣誉。例如:在体育教学中,推广以武术为代表的传统体育项目,用以传承民族瑰宝,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开展篮球、排球、足球等以集体项目为主的体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形成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局面。
1.3 20世纪90年代大学体育精神的育德功能——注重规范,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养成和加强组织纪律性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工业化进程加快,市场经济焕发活力,中国体育逐步向强国迈进。北京成功举办第十一届亚运会,中国队高居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从而确立亚洲体坛霸主地位。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施行,国家体育事业发展走向法治化轨道。竞技体育获得发展空间,挑战极限,实现自我,践行“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成为大学体育精神的重要组成。大学体育项目得到丰富发展,新增网球、健美操、体育舞蹈等,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体育精神更注重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规范和调节,使其符合教育目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一是高校依据国家《体育法》《公共文化体育条例》等制定体育相关管理制度、规范,科学有序实施体育实践活动;二是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教育学生尊守竞赛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三是在校园赛事中设立“精神文明奖”,树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道德风尚,对运动员和观众进行双重约束。
1.4 21世纪初大学生体育精神的育德功能——注重调节,帮助大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身心健康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我国体育事业进入后奥运时代,发展思路也从以发展竞技体育为核心的体育大国向提高我国整体体育运动水平和国民普遍身体素质为核心的体育强国转变。2006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团中央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这一时期的大学体育以“健康第一”为理念,在大学体育课程设置以及学生群体活动中逐步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要求,身心和谐统一成为衡量大学生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大学体育在以学生强身健体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对其心理健康的促进。在体育课程、群体活动和竞赛训练等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身感受与体验运动的价值,领会体育精神的内涵,并将其内化为个性心理品质,从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养成坚强、勇敢、自强不息的意志品格,实现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