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通识教育较早,但真正反映在高校英语专业教育上的通识教育研究开端较晚。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规定新世纪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是“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使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在学科性质、教学目标以及教育内容上初步体现了通识教育的理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进一步明确了《大纲》规定的培养目标,给高校英语专业的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使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面临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就如何寻求一条更加科学合理、完善有效的教改之路,2013年10月19日至20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此次会议的一大主题,体现了通识化教育必然成为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思路。北京外国语大学胡文仲教授在报告中针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剖析,大致分为以培养语言技能为主的外语教学第一阶段;以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为主流的第二阶段;以培养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型外语人才为目标的新的外语教学改革阶段。他认为,现阶段外语人才培养应该适应国家需要,既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同时培养具有人文素养、高水平的语言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端外语人才。
高校英语专业传统“经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大纲》中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应依据《纲要》精神,融入新的内容,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外语人才。而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外语人才,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通识化改革势在必行。为深化新时代英语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我国英语专业教育质量,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从2013年起开始着手制定《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国标》),这无疑是提升英语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大举措,目前这些标准已经制定完成,已于2018年由教育部颁布实施。新颁布的《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出, 外语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各外语语种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并强调了课程设置应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自《国标》颁布以来,“全国高等院校外语(英语类专业)教学发展与改革论坛”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四届论坛都结合《国标》,根据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实际状况,共同探讨我国英语专业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大计。“如何认识并落实《国标》”和“全人教育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一直是该论坛的两大主题,体现了在新时代如何根据《国标》实施英语专业通识教育已成为英语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