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以“现实的个人”为前提的逻辑展开
 
更新日期:2020-04-08   来源:东南学术   浏览次数:22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马克思的理论基点现实的个人的含义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单靠意识、词句就能创造一切的思想,认为他们所作的批判与他们

 
 1、马克思的理论基点“现实的个人”的含义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单靠意识、词句就能创造一切的思想,认为他们所作的批判与他们自身所处的物质环境脱节,是脱离了当时德国现实的,是没有力量的、不符合实际的。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表现在分工的程度上,而分工带来交换和交往的要求,这种交换带来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关系。分工程度的不同则对应着不同的社会形态,而“现实的个人”是“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进行这种生产活动时产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的个人。

马克思确立了自己理论的出发点和生发点,提出了“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即“现实的个人”,这些人是从事活动、进行物质生产的人,包括他们的活动和“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他认为,重要的不是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要承认,自然基础的先在性以及在历史进程中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这种既生产生活资料,又生产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的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征。如此便把与物质相关、与生产相关的“现实的个人”引入了社会历史和政治经济学领域。


2、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的实践转向

马克思的理论立足点是“现实的个人”,这与费尔巴哈的“现实的人”看起来类似,虽然也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但却区别很大。费尔巴哈是感性直观下的人,而马克思的“现实的个人”是实践意义上的人。马克思一直都非常重视实践,他对实践的理解也随着他思考的深入和社会经验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在他的《博士论文》时期,他认为实践就是哲学实践,是一种理论批判活动;《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为推翻当时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由理论批判转为政治批判,这一时期的马克思意识到要改变现实不仅需要理论、更需要现实的物质力量;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时期,现实的物质生产、生产活动成为实践的基本内容,马克思认为实践不仅是认识的基础更强调要改造物质世界“就要使用实践力量的人”。后来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通过实践与以往的一切哲学划清了界限,以往的唯物主义只是把客观外界看作认识对象,而不是改造的对象,忽略了人的能动作用,而唯心主义则夸大了人的能动性,认为精神创造了物质世界。

马克思认为,主客体的关系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实践活动中人没有创造物质本身,自然界是优先存在的。实践是人类有目的的探索、改造世界的社会物质活动,包括物质生产生活和理论批判活动。人既是实践动作的发出者,又生活在实践创造的环境中。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寻求的是从认识论、知识论的层面解释世界,而马克思则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是在实践过程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确证自己的现实力量,并且去实现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他认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他希望哲学家不仅要解释世界,更要改变世界。这种转变意义重大,是对现实的关照,可以说是又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

马克思批评德国哲学是从意识出发去理解有生命的个人,先设定思想再解释现实,是从所思考、想象、设想出来的东西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而马克思与他们正相反,从“现实的个人”出发,认为一切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都以物质生活为基础,包括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均由物质基础决定,不具有独立性,并且这些都是“现实的个人”的意识。这种实践考察方式的前提“现实的个人”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固定不变状态下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活动的发展过程的人。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以“现实的个人”为前提的逻辑展开

下一篇: 以“现实的个人”为前提的逻辑展开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