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构建三维交流认知体系的具体途径
 
更新日期:2020-04-09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浏览次数:19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基于上述认知差异沟通演化理想模型的模型推演,结合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建设思路,课程思政的建设重点在建设以思想政治课为核心的同向同行,各自发挥自

 
 基于上述认知差异沟通演化理想模型的模型推演,结合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建设思路,课程思政的建设重点在建设以思想政治课为核心的“同向同行”,各自发挥自身课程特点。由图二得,大学生认知结构优化的最佳方式为提升文化建设性,由亚文化状态向平衡性社会文化发展,一方面思想政治影响加大,同时专业课程影响提升;而大学教师通过提升政治思想高度,达到提升文化影响,并且有利于专业能力提升。从而达到大学生与大学教师认知结构同向同行,思想政治建设与综合人文、专业能力同向同行,共同发展的目的,不仅各自守好一份田,而且达到“每份田地皆增产”。

以上述模型为依据,充分考虑大学生与大学教师的认知模式,采用优势增强,均衡发展的设计思想,整合现有认知理论,用于指导“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分别从思想政治课、综合人文课和专业课程角度分别予以设计。

思想政治课:“用学术讲政治”:延长思想长度,提升政治高度

中央党校何毅亭在谈及党校教员讲政治时着重阐述了党校讲政治的特点,“中央党校是一所“学校”,这就决定了我们讲政治,不是就政治讲政治,而是要用学术讲政治,要对党的思想理论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进行学理阐释,讲出“所以然”,用理论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引导学员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而后王东京在谈及高校与党校讲政治的区别是提及“党校不会为了学术而学术,而是要用学术为政治服务”。在论及如何用学术讲政治式,提出“三不三是”,明确“讲中央精神,用文件解读文件不是用学术讲政治;讲重大现实问题,用事实解释事实不是用学术讲政治;无论讲理论问题还是讲现实问题,如果只是引用经典著作的个别词句也不是用学术讲政治”,用学术讲政治,“需要把握三个重点:一是突出问题导向;二是找准学术接口;三是构建学理框架。”

笔者认为,用学术讲政治也并非“党校”的专利,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同样责无旁贷,区别仅在于“学术性”本就是高校教师的本职研究工作的属性,作为解读政治工作的本身应有之意。那么如何在沟通师生认知差异时发挥作用呢?从学科关联属性讲,用学术讲政治,本质是提升政治的高度,一方面作为摆脱“三不”的手段,另一方面应该看到,在利用“三是”的过程中,思想的力量悄然进行着政治深度的融入,这种融入恰恰是提升政治高度的必要补充,是具体的思想政治提升手段。即提升了教师的认知高度,也易于被施教者接收。对应认知模型,就是在利用提升高校教师政治觉悟的高度, “L C2D2以C2为原点,顺时针旋转至C2D2/”,在提升政治高度的同时,成就文化育人的吸引力。SD2/A2B2(调整后大学教师社会文化影响)大于SD2A2B2,(大学教师社会文化影响),加入新政治概念。

人文综合课程----利用文化融通,提升文化育人影响

从文化反哺角度正确识别亚文化的社会正功能

大学生认知结构中存在着明显的“科技加持的亚文化自信”,这种认知结构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但正是这种对社会主流文化的质疑,确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因此对待“亚文化”的态度不是压制,而是学习其有益成分,理解其社会进步意义。一方面认识到主流文化对于亚文化的“吸纳与收编”,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亚文化对于主流文化的“文化反哺”。在双向交流机制下促进彼此的认知优化。这种对话性对于训诫的取代恰恰有利于大学生认知结构转变,完成文化认知提升(大学生教育强调文化建设性,L B1D1以B1为原点,逆时针旋转至B1D1/),在提升文化认知高度的同时,优化原有思想政治理解(SD1/A1C1(调整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影响)大于SD1A1C1,(大学生思想政治影响))。

利用文化融通在自觉中实现超越

费孝通在论及文化重建时,提到“我们在精神文化领域里需要建立起一套促进相互理解、宽容和共存的教育体系,我称这个体系为跨文化交流”,进而引申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思想,不是要回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坚守传统” 。当将上述理论应用与大学课程思政,用于沟通师生认知差异,就会对于大学生与大学教师优化自身文化结构产生指导性作用,因为只有通过“认知自觉”,才能优化各自的认知结构。在对待亚文化的态度上,秉承客观的态度,使大学生自我进行文化提升。因为立足于“自觉”的超越,才能实现真正的文化超越,实现余英时所说的,达到“革命”与“保守”的自然融洽程度,达到“同一层次但迭相交替,彼此互倚的价值”。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构建三维交流认知体系的具体途径

下一篇: 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构建三维交流认知体系的具体途径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