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学生网络成瘾
1、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概念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通常是指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性,长期地、习惯性地使用网络,以至于达到迷恋的程度而难以自控的行为和心理状态[1]。按照我国发布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来划分[2],大学生网络成瘾主要有“网络游戏、网络关系、网络色情、网络信息”四种类型。其中,以“网络游戏成瘾”和“网恋”为典型的“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危害最大。
2、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
1) 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发展
从学业压力较大的高中时期步入相对新鲜自由的高校生活是当代大学生普遍现象。在“新媒体自由”,尤其是在“手机自由”的生活模式下,部分大学生由于“网络成瘾”,导致他们对学业的轻视和精力投入的不足,学业发展自然也就停滞不前,每年各高校学业预警、毕业困难的大学生枚不胜举,近年来因沉溺于网络而被退学的大学生人数持续增长。如湖北高材生“四进名校三次被退学”的周剑就是诸如此类大学生中的一个例子。
2) 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
大学是从温暖校园步入复杂社会的重要过渡,大学期间接受的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和稳固。然而,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数量大、传播快,信息质量极难控制,以“黄、暴、赌”、反社会信息为典型的网络不良信息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尤为恶劣,极易诱导青春激进的大学生形成诸如功利享乐、极端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国家观和世界观。
3) 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一方面,各类网络交流平台,如QQ、微信等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交往形式。然而,部分大学生原本的现实交往也因此而受到干扰。长期处于虚拟空间,会使人产生对现实生活的误导,有的大学生越在虚拟世界“谈笑风生”,在现实生活中越是封闭、偏激、逆反。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易受不良信息的诱导,代入偏激想法,从而产生过激行为。更有少数原本就存在心理隐患的大学生在没有接受正向引导的同时,反而受到不良信息观念的蛊惑,从而诱发犯罪心理倾向,产生犯罪行为。
(二) 大学生网络受骗、受害
互联网悄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日常的购物、交友等各种类型的服务,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足不出户地办理。大学生群体一方面是这种便捷环境的受益者,然而另一方面也往往由于缺乏网络安全意识而容易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3]。大学生涉及的网络受骗、受害案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网络贷款受骗
从高中时期生活消费由家庭管理到大学里各类支出自行分配的转变,对多数大学生而言都是一定的考验。个别大学生消费理念不成熟、价值观念不够正确,加之一味追求高品质生活,也就导致了“入不敷出”的经济状态,借贷消费的理念由此滋生,不法分子则由此衍生出了网络贷款(简称“网贷”)的新型陷阱。近年来,引发社会较大争议的“校园贷”、“裸贷”等都属于这一范畴。有借贷需求的大学生,仅需在前期提供少数个人信息即可快速获得贷款,然而后续的还贷金额则利上加利,迅速膨胀,甚至超出借贷学生的还款能力,继而引发一系列悲剧。
2、网络交易受骗近年来由于网购的便捷性,其已经成为了大学生购物的一种流行性选择,然而不法分子却利用网购这一平台,发布大量的作假信息欺骗消费者,很多大学生因涉世未深,思想单纯,辨别能力有限,往往在网购的时候会泄露个人信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大学生小益被一位自称淘宝客服的人加了QQ,假称是其订单异常,发了一个“链接”让其登录进行退款,小益点击链接并按要求输入信息,随后账户里的2000多元就不知去向。
3、网络交友受骗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交友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然而网络交友诈骗逐渐向高级化、多样化发展,不少犯罪分子抓住了大学生涉世未深、容易相信他人的特点,利用网络平台,在上网聊天时寻找目标实施欺骗,甚至对女大学生实施强奸行为等犯罪活动。如金华永康市女大学生杜某在某知名网络社交平台上认识了一名自称在该市一家金融公司上班的刘某,在短期的网络聊天之后,杜某被骗取一万多元。
(三) 大学生网络失德
网络失德,是网络道德失范的简称。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语言不文明
网络语言不文明是当前网络道德失范最明显的表现。在网络社会,通过论坛、QQ、微博、微信等进行交流时,网络的匿名性滋生了网络语言不文明的现象,如谩骂盛行、职业代骂等,有些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随便发泄情绪,甚至无理辱骂他人,扰乱了网络的正常秩序,增大了网络的负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