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当前的语言政策促进地区推普脱贫
语言政策是指导语言实践的,运行于各种大小不一的言语社区中,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普遍使用也可以在少数民族地区依据当地特点和实际情况而稍作调整的灵活应用。博纳德斯波斯基认为语言政策的适用领域可以是任何已指定的或将来可以指定的社会、政治或宗教团体或社区,应用范围可以是家庭、运动队、居住小区、村庄、工作单位、组织机构、城市、民族国家或地区联盟。因地制宜,因地施策,精准推普,在少数民族地区推普脱贫最重要的是要科学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特点、地域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推普脱贫政策,注重语言政策、语言实践、语言意识形态以及语言管理四方面的结合,给学员提供最优的语言选择。斯大林认为语言实践、语言意识形态和语言管理这三大因素会影响到语言选择:一是说话者的语言能力,因为对其他语言一无所知的人往往谈不上语言的选择;二是说话者为自己而做出语言选择的愿望,因为说话者在交流时选择自己擅长的语言更有优势;三是说话者为听众而做出语言选择的愿望,因为只有满足了听众的语言需求才能达到成功的交流。
(二)重视家庭通用语言教育促进地区推普脱贫
家庭是进行语言教育的重要场所。家庭对个人语言习惯、语言意识形态的养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在家庭语言为汉语的家庭,他们的子女从出生到学会说话,由于受到父母语言的影响,汉语成了他们的第一语言。但是在少数民族尤其是世代家庭成员都只讲他们本民族的民族语言的家庭,他们的子女从出生到学会说话,受父母亲所说民族语言的影响,他们自己的民族语言往往会成为他们的第一语言,这对孩子们日后学习通用语言会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对政府而言要出台相关的鼓励措施,成立相关的“父母汉语普通话授课班”,鼓励他们去学习汉语普通话。在K村调研期间,发现本村幼儿园的宗旨“大手拉小手,普通话送到家”就是一个不错的提法,“小手”是幼儿园以及上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他们受到学校通用语言水平的教育,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大手”是孩子们的父母以及家人,孩子们把学校学到的通用语言知识传给他们的家人,逐步实现普通话送到家。
(三)重视学校通用语言教育以促进地区推普脱贫
家庭使用的语言通常是口语化的,而几乎所有学校的语言教育都旨在提高学生书面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家庭使用的语言可能是某种语言在当地的变体语,而学校语言一般是地区性语言或者是全国性语言。家庭语言具有口语化、方言化、不规范化的特点,而学校语言通常具有规范化、标准化、官方化、通用化的特点。与家庭相比,学校在进行语言方面的教育以及教授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博纳德斯波斯基认为在语言政策所涉及的所有领域中学校是最重要的区域之一。不管任何时候,只要有学校存在,他们都会把学生社会化的培养任务从家庭中接管过来,该任务的中心特点就是培养年轻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要重视学校在普通话教育方面的作用,少数民族的年青一代是少数民族地区未来发展的希望,让他们在掌握了自己母语的同时掌握好、运用好普通话是促进年轻一代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播的重要途径。通过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中小学生进行语言扶贫,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更强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消除下一代再陷入贫困的人文诱因,从根本上杜绝贫困
(四)重视社区国家通用语传播以促进地区推普脱贫
社区是人们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兼具地域性、社会互动性和有着共同联系纽带的特殊场所。其中,第一个要素“地域性”就是指社区的空间属性,后两个要素“社会互动性”和“共同联系纽带”则是指社区的精神属性。综合起来讲,社区是一个“人文区位”概念,是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综合体。语言,是社区精神属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的运转主要依靠语言来实现。在少数民族地区,国家提倡建设“民族互嵌型社区”,其目的就是把社区空间属性和精神属性更好地结合起来,增加各民族之间更加紧密的交往,更加紧密的联系,使各民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促进社区各民族空间分布上相互嵌入,促进社区各民族成员情感上相互包容,推动社区各民族成员之间自由交往交流交融。社区也是语言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要重视社区在推普脱贫过程中要重视社区在推广普及普通话方面的特殊作用,鼓励民汉同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发挥社区同民族以及不同民族之间人员的流动、交流、融合功能,促进通用语言在不同民族群体之间进行交流,营造良好的通用语言环境,先学后用,让社区成为通用语言学习的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