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是脱贫的内因,扶贫要与“扶志、扶智”结合。
内生动力,心理学上被定义为一种心理状态,由原生地域和后天环境合力形成,其同时也是个体在此心理状态的推动下表现出的对社会适应的主观能动性。
就辩证唯物主义内外因关系来说,物质扶贫是“外因”,村民的内生动力是“内因”。唯有激发内生动力,重视扶志、扶智,摆脱“信念信心的贫困”与“意识思维的贫困”,才能真正实现脱贫。
人患志之不立,扶贫贵在扶志。 习近平指出,“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 ” 那么何谓“缺志”? 部分表现为人生目标感比较模糊,“身在贫中不知贫,懒散无为混春秋”,安守贫困,陶醉于低生活境界中,正如英格尔斯所言,“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统计指数以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亦是一种心理状态” ; 部分在“生活认知感”上普遍消极,这些人往往把“扶贫”与“送钱给物”等同;还有部分人自身认同度低,畏惧社会竞争,缺乏创新的胆识,选择扶贫项目时往往首鼠两端,不愿承担风险。“志”是根源,这种“内在源头”式扶贫,唤醒村民自力更生的脱贫意识和努力致富的坚定意志,从而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摆脱现有的贫困状态。
有言“贫困的脑袋”造就“贫困的口袋”,《穷人经济学》分析指出由于受教育水平限制,贫困者往往视野局限、素质欠缺、能力不强,即使投入心血甚多,收益与富者却相差甚远。基于这一科学分析,可见扶贫工作中“输血”式的物质给予远远不够,内部的教育“造血”更为重要。习近平强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必扶智,农村贫困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环节”。贫困代际传递问题是我国反贫困实践中遭遇的新难题。贫困代际传递问题最早追溯到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其中首次指明贫困将会在资本重压下无法摆脱受剥削压迫命运的工人阶级及其家庭中代代相传。在《资本论》中, 马克思指出工人的精神贫困往往会代际传递给子女, “贫困堕落的人教养起来的子女中流行着无知和放荡的现象……他们的道德极度败坏”。从社会学角度,以阶层继承和地位获得的研究视角衍生出贫困代际传递概念。贫困代际传递就是指继承父母或一定的阶层范围内的贫困及导致贫困的不利因素并传递给后代的一种恶性遗传链。在受教育程度不高,保守自安的状态下,在教育资源稀缺、文化环境不佳的现实条件下,村民缺乏理性认识与决策能力,难以为下一代提供科学的人生规划及恰当的行为指导,造成他们思维的局限、行为的乖张,这就形成了贫困的代际传递。“智”是内力,“缺智”是精神贫困的开端,也是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的根源,重视村民教育,开发人、改变人、完善人,以打破思维的局限和发展能力的不足,以致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对扶贫脱贫产生持久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