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学对象
福建省某医学院校2016年春季开始开设《医患沟通》课程,安排在本科四年级下学期授课,在17个临床教学点同步进行教学。对医学生而言,经过三年的医学基础课程学习和半年的临床见习,初步适应了医学各学科的学习特点,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具有相应的医生职业认知,但医患沟通能力普遍不足,缺乏各学科医患沟通的临床经验。
2、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医患沟通》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医患沟通的基础理论、医患沟通的基本原理和技能以及《医患沟通》课程的专科方法及临床经验等三部分。《医患沟通》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结合临床医疗实践,让医学生学习医疗服务中各科的医患沟通临床经验,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3、 开设背景与教学现状
近年来不断紧张的医患关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培养医患沟通能力,许多医学院校将《医患沟通》课程列为医学本科生的指定选修专业课,总学时18学时。《医患沟通》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导致课程教学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讲授的课程理论知识内容抽象,医学生难以理解,更谈不上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应用。《医患沟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医学生构建正确的医患沟通思维,将医患沟通的理论知识内化为医学生的沟通能力,才能真正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近年来,部分医学院校对医患沟通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如采用小班教学、角色扮演法结合视频观察讨论法、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 case-based learning,CBL) 是结合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 problembased leaning,PBL) 教学法以及优化组合教学模式来教授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医患沟通技能等,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医学生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技能。但是,上述课程教学模式需要以小班教学为基础,而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我国多数医学院校的课程教学多为大班,每次课程教学的学生数往往上百人,甚至高达数百人。因此,探索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医患沟通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