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文化
首先是历史文化。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是语言的产生,我们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考察某一文化或语言的起源、发展、演变以及它的阶段性和发展规律,并且要将所考察的某一种文化或语言在特定时期的特征和普遍现象总结出来。鲁健骥先生曾说:“有些文化现象是有时间性的, 因此对文化的介绍也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作相应的调整。 一些西方人头脑中当代的中国人还是清朝人时的形象, 就是由于忽视文化现象的时间性得出的错误印象。”诚然,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语言和文化是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的,我们的确应该把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文化因素考虑进来,将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文化的精髓传播出去,让世界人民看到当代中国社会以及中国文化的魅力。
2、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
其次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南北文化差异和民族文化的差异非常明显。其实美国和中国一样,也存在地域文化差异,在美国的南方和北方也有不同的感受,东海岸和西海岸也是完全不同的风格。因此,由于各地域的风俗习惯千差万别,在教学中只有结合地域和民族文化差异现象,真实介绍各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才能使外国学生真切了解中国,让中国学生了解西方,从而对各地文化有更全面的认识,使他们更为恰当地在各个地区与当地人进行交际。同样,在本国学生的外语教学中,也要注意目标语言国家中是否存在地域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并且要在了解该差异的前提下进行语言学习,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 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
第三点是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交际文化主要指蕴含在语音、词汇、语句以及语气语调中的文化因素。知识文化的范围更广,如交际时的动作举止,交际时的距离,交谈时的眼神,交际时的用语等。中国学生交际中最常遇到的尴尬的事情是,在学习、考查语言知识方面没有问题,但是在真实的社交场合等交际环境中就显得不知所措。在跨文化教学中,应该以交际文化教学为主,知识文化教学为辅。因为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并在语境中运用跨文化知识进行恰当的交流。
4、 词语文化
最后一点是词语文化。两种语言中的词汇系统中,有三种词汇,分别是完全等值词、不完全等值词以及不等值词。其中完全等值的词所占的比例不大,不等值词和不完全等值词所占比例较大,这些词语往往蕴含着自己的文化特质,只有在特定的文化中才能正确地理解,比如中国的”饕餮”一词,如果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没有一定的了解,很难理解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