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社群、社群认同的概念内涵与维度
 
更新日期:2020-04-14   来源:中国高教研究   浏览次数:16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在不同的语境下社群具有不同的含义,小至家庭,大到国家,诸如社区、阶级、团体、民族等也都可称为社群。实质上,社群主义者心目中的理想社群,是为了

 
 在不同的语境下“社群”具有不同的含义,小至家庭,大到国家,诸如社区、阶级、团体、民族等也都可称为社群。实质上,社群主义者心目中的理想社群,是为了达到最大和最高的善而组成的人类团体—政治社群,而政治社群就是代指国家。有学者甚至将社群主义视为“国家道德主义”或“国家中心主义”。在社群主义的眼中,国家是最重要的政治社群。第一个对社群做出论述的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是人指出,社群是基于如情感、习惯、记忆等自然意志,以及血缘、地缘和心态而形成的有机体。在他看来,社群的主要标志不是契约和利益,而是人们的出身、地位、习惯和认同。丹尼尔•贝尔(Daniel,B)把社群分为地域的、记忆的和心理的,也说明了一个社群是因为成员间地理共在,有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有共通的心理情感体验。这样的社群就是桑德尔(Sandel,M)所倡导的“构成性意义的社群”。社群的“构成性意义”是双向的,社群构成了成员的身份,成员身份也构成了社群,可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此外,社会理论家涂尔干(Durkheim, É)提出了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概念。传统社会根本特点是同质性与未分化性,需要同质性的价值情感和信仰来维系整个社会的机械有序性并实现社会整合,涂尔干把它称为“集体意识”。他发现,在工业社会中正是差异性所导致的分工形成了社会团结的基础,社会和劳动分工在两个人或多个人之间形成的互补造成了一种团结的感觉。因此,“它一定具有道德特征,因为对秩序、和谐和社会团结的需要,一般被认为是符合道德的”。

中国社会从血缘关系出发,建立家庭,由家及国。在中国文化中,“群”是一个精神性概念,群是家的扩充,又区别于以礼法规定权利义务的“国家”。荀子的“人能群,彼不能群”;《战国策》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都说明中国人的“群”区别于西方的“社会”,是基于血缘关系或地缘关系建立的熟人团体。由于社群主义强调社会共善,相较于自由主义重视的个人自主,更与东方传统的“品格教育”接近。强调“集体共善”的社群主义,有助于公共利益的培育。社群主义修正自由主义偏颇的自我观,不仅希望在政治上借个人与社群的整合,重振集体的共善;也期待在道德意涵上,不只是规范的客观建立,更能让人获致幸福,身心安顿。社群主义所强调的集体共善,标榜的借着德行以获致人生幸福的诉求,对于促进公民积极性的行为具有导向功能。

另外,关于社群和社群认同产生的论述方面。第一种是原生论,认为社群特性起源于特定的社会存在,如血缘、语言和习俗,它们在特定的人群中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由此形成了一定的社群。第二种是工具主义理论,认为社群认同只是策略施展的面具,是具有共有经济利益的人们、尤其是精英为了促进实现自身利益而推行的政治手段。桑德尔认为,所谓社群就是那些具有共同的自我认知的参与者组成的,并且通过制定形式得以具体体现的某种安排,其主要特征就是参与者拥有一种共同的认同。桑德尔提出了三种不同的社群:工具观念上的社群;情感观念上的社群;构成观念上的社群。并着重强调了构成观念上的社群,指出这种个人所属的社群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个人的自我认同,是社群决定了“我是谁”,而不是我选择了“我是谁”。如果我们理解人是谁,就必须考察寓于社群历史文化背景中的目的和价值[17]。

认同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把自己当作是某一阶级的成员、某一党派的党员或某一政治活动的参与者。社会认同是指个体知晓他/她归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而且他/她对所获得的群体资格会赋予其某种情感和价值意义。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公民对自己民族的归属感,对国家的政治制度、历史文化和社会形态的认同。国家认同的源泉是身份认同,一个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决定他是否承认自己的国家。社会认同论认为,自我认同包括个人身份、社会身份两个相对独立的亚系统。个人身份(个人认同)标示个人的具体特质,社会身份(社会认同)来自于社会范畴中成员资格。个人身份利用个性把自己辨认出来,社会身份则用群性把自己和他人分开。社会认同论者认为:人们会用自己或他人在某些社群的成员资格来建构自己或他人的身份。依据社群成员资格来建构的身份被称为社会身份,而依据个人的独特素质而建构的身份被称为个人身份 。社会认同令个体内化社群的规范,遵守纪律,并在社群的声誉和安全受损时挺身而出,捍卫社群的利益。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社群、社群认同的概念内涵与维度

下一篇: 社群、社群认同的概念内涵与维度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