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伦特从词源学的角度分析了“劳动”的涵义。“所有欧洲语言中的‘劳动’一词(拉丁语和英语是labor,希腊语是ponos,法语是travail,德语是Arbeit),都意味着辛苦操劳,也用于指生育的阵痛。Labor和labare(‘在重负下步履蹒跚’)在词源上相同,ponos和Arbeit在词源上都是贫穷”。因此,劳动自古就被认为是贫穷且痛苦的人类活动,在东方国家也有此类观点。中国古代时期,孔子对他徒弟三次提出的种庄稼的问题避而不答,原因就在于孔子不想让他们过度思考农业劳动之事,而要专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孟子更直接提出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说法(《孟子》)。古希腊社会也是一样,他们追求一种以善为宗旨和目的、崇尚自由和沉思的生活。因此马克思认为古希腊虽处于人类社会的早期,但当时的很多观点与我们现在相比却“显得崇高得多”,因为“根据古代的观点,人,不管是处在怎样狭隘的民族的、宗教的、政治的规定上,总是表现为生产的目的,在现代社会,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而财富则表现为生产的目的。”
古希腊人把神话当做“历史”来讲述,他们认为劳动是神抛弃人之后的不得不为的活动。随后神又赐予了带有智慧性的技术为人类所使用。在古代时期,工具的创造与使用都要依赖于人类的身体和经验,而当人们有意识地、系统地利用工具时,技术便由此显现出来。技术的开发以手工劳动为前提,二者不可分割并互为中介。技术要投入到生产过程中,需要劳动的介入;劳动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需要带有神性的技术来扶持。劳动是技术显现的条件,技术是劳动成熟的标志。所以劳动与技术二者在起源上是同步的,并且相互依赖相互促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因此,本文将古代的劳动和技术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劳动-技术”,探索古希腊对“劳动-技术”的理解,并分析阐释“劳动-技术”思想的现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