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丰富教学理念、方法、形式
临床专硕应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在课程教学中要侧重教学与培养相结合,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知识传递和应用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要侧重案例分析和研讨。教学形式上要敢于创新,构建适宜现阶段临床专硕研究生培养体系,比如将慕课引入,慕课的最大特点是学习时间、地点更加自由、灵活,对于时间紧张的临床专硕来说比较适用,但是慕课教学形式对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控力的要求较高。
(二)加强制度和基地建设
推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向弹性化方向发展,延长在本专业科室轮转的时间。制定本学科专业的考核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对研究生导师和轮转科室带教医师的指导过程、结果与业绩的评价。此外,要发挥附属医院临床专硕实践能力培养规范化训练场所的作用,从人力、财力、物力和场所等多方面加强基地建设[4]。
(三)坚持学术标准,重视临床科研能力培养
坚持一定的学术标准是临床专硕研究生有别于社招规培学员的重要标尺,也是凸显研究生身份的特征之一。科研能力的塑造应贯穿于临床专硕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临床专硕研究生自身要有高度的科研意识,认真完成相关科研课程的学习,积极主动参加相关科研讲座。导师要发挥全方位的引领指导作用,指导临床专硕研究生紧密围绕临床实践工作展开选题、进行临床科研实验、学位论文撰写等,加强科研过程监督和中期检查,使研究生的学术发展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可操作性等。
(四)提高规培待遇,调动学习、工作和科研的积极性
临床专硕研究生规培期间所付出的劳动与社招学员一样,与此同时还要完成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学习,研究课题,撰写学位论文,付出的精力、体力、脑力远比社招学员多。因此,从国家、学校、医院、科室层面多途径多方式的提高研究生经济待遇,以期更加调动临床专硕研究生学习、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五)平衡“研究生”与“住院医师”双重身份
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专硕研究生的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节约了临床资源,降低了培养成本,很好的促成研究生教育与职业的衔接。但这种“双轨合一”的新培养模式,弱化了研究生的身份,建议根据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制定一套有弹性的轮转计划,保证达到临床轮转目标的前提下,弹性安排更多的时间完善研究生培养目标任务,以期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这样才有利于临床专硕研究生平衡好研究生和住院医师的双重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