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是中华文化中第一个具有理论形态的思想体系,几千年来其思想营养深深影响着我们每个中华儿女。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今天,探讨和研究《周易》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神,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易》卦爻中对于自强不息精神有其精辟的阐述。《周易·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行健”指宇宙永恒的变化和运动发展,而自然界作为浩瀚宇宙中的一部分,也在不断变化着,斗转星移、日月交替,这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君子应当以此为榜样,效法天的刚健,不断进取,奋发图强,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刚健有为,勤奋向上,绝不停止。《乾》卦中的卦爻辞写了龙在不同阶段的形象:潜伏─开始出头─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跃跃欲试、大显身手─飞黄腾达─适可而止,用龙的形象暗喻君子的刚健与自强,非常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生命的本质。《周易》提出“吉凶与民同患”,这里的忧患并不是针对个人的祸福,而是指一种体恤民情、惠民利民、与民同乐的群体意识,不但要“与民同患”,还要为了铲除祸患而“鞠躬尽瘁,死而后矣”。古代中国奉行封建专制,专制所导致的“苛政猛于虎”现象在历代愈演愈烈。除此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即战争所带来的灾难。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多达几千次,也会遇到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侵袭,土地、人口也会被侵犯占领,因此历史上很难找到一个相对长的和平时期。面对这种艰难境遇,各族人民秉着自强不息的精神艰苦奋斗。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正是由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励中华民族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后状况,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并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人自立、自强、自信、自尊,我国实现了一个积贫积弱的弱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转折。中华民族之所以难以沉沦,首先是因为它本身是一个具有强烈紧迫感的民族,整个国家居安思危、内外使俱,即使处在和平时期也能做好准备。因此,与忧患意识相应的必定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周易》一书中写到:“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周易·系辞下传》)。“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周易·系辞下传》)。周王朝从最初的弱小民族逐渐发展成为一统天下的霸主,自强不息精神起了很大作用。天道要求人们自强不息,要求人们坚强果断,不断进取,这为人们克服困难、建立信心提供了可能性或动力。一个人要想在某一方面某一领域取得成果,首先必须自强不息,如果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就没办法取得最终的胜利。要想成为一个高尚的人,须刚健有力、不屈不挠、克服自我、不断进取。在当今时代,我们仍然要发扬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二)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
《周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的“厚德载物”,就是对宽容精神的经典表述。它要求一个人像大地那样厚实宽广,在为人处世方面心胸宽广,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历经灾难,但是我们的先人从没像西方那样强调天人之分与对立。西方人总是在物质与精神、主体与客体,自然界与人类的对立中东摇西摆,甚至在宗教教域,他们也为了所谓的上帝与人、灵与肉、三位一体等问题争论不休。中国文化虽然也有天人之分、人定胜天的思想,但不是绝对的强调天与人之间的对立,而主要是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本来就是一体的,所以人只能以顺应自然为主,这是一种“物与”精神。从古至今,在民族之间的关系上,虽然遭遇多次侵略与威胁,但我们中华民族仍然不断发展壮大,这都得益于中华民族的宽容与博大的情怀。在文化同化和顺应方面,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也举世无双。这一切都得益于“厚德载物”的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这个成语是北宋的张载提出的,但这个观点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了,最早是出现在《周易》中。它认为,天与人是存在着区别的,人是自然的产物,但自然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正像每个人都是父母所生的一样,人人都应该孝顺老人,而人是自然的产物,不也应该顺应自然吗?古人提出必须要敬天、地、君、亲、师,天是首要的。
第一,“天人合德”是“天人合一”的第一种形式。《易传》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即是说,天地自然的本性是生生不息的,既然这样,人就应该把仁也运用到自然中,孟子根据“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人性论,提出“恩足以及禽兽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在此基础上孟子又提出了“取物以顺时”的观点,即按照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在合适的时候索取需要的东西。孟子并不反对“土地辟,田野治”,只是反对无目的的开荒,反对这种无止尽的浪费资源的做法,把这些人看作为罪人,认为他们理当受到惩罚。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孟的这种思想,更加系统地论述了保护自然资源的理论。他和孟子一样,坚持对森林资源、动物资源、农业资源的保护。在此基础上,认为还要设立专门的环保机构和设置官员,认真贯彻与执行自然保护条例,才能达到“天人合德”的理想境界,才能做到“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后来历代的统治者根据上述生态伦理思想,颁布了许多有关生态保护的法令,如南北朝时宋明帝于公元467年明令禁止不按季节捕鸟者罚。《周易》倡导的这种“天人合德”的生态保护观念,在今天也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我们一定要从中吸取合理思想,搞好我们的生态保护工作。第二,“天人万物一体”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所谓“天地万物一体”,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不是主与奴、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而是平等和谐关系。人是生活在自然中的一个部分,因此不能单纯依靠蛮力征服自然,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从境界论上来看,所谓“天地万物一体”,其实是一种无私的“大我”境界。在这种“大我”的境界中,不但要明白我们是社会的个体,而且要懂得到自己是自然宇宙的一员,所以我们做的每件事,不但要有益于社会,而且也要益于天地万物。在这种境界中,“我”已不再是眼界狭隘的小我,而是具有胸怀天地的大我。具有这种精神境界的人,心系集体,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他会严格要求自己,为了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