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我国随班就读教师研究现状
 
更新日期:2020-04-15   来源:华夏教师   浏览次数:14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随班就读教师素养的相关研究1.随班就读教师素养的内涵与结构教师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的身心发

 
 (一)随班就读教师素养的相关研究

1.随班就读教师素养的内涵与结构

教师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其结构至少包含教师职业理想、教师知识水平和教学监控能力等方面[]。对于教师素养结构,叶澜则将其分为教育理念、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师专业能力,其他国内外学者也对教师素养结构进行相关研究,虽然存在部分差异,但大多从理念、知识和技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基于此,我国不少学者根据随班就读的实际情况,对随班就读教师素养的内涵与结构进行了相关研究。

我国最早对随班就读教师素养涉猎的应当是学者陈云英,她认为教师应掌握协作技能、特殊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等。李泽慧和周珉(2009)对随班就读教师的差异教学能力进行了探讨,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随班就读教师差异教学能力的12种要素,并形成了差异教学能力构成模型。冯雅静(2014)关于随班就读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则更为具体和细化,通过文献分析等得出随班就读教师专业素养在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层面的具体条目。王雁和王志强(2015)等人通过文献分析编制了随班就读教师专业素养问卷,从专业态度、知识、技能和获取支持能力四个方面理解随班就读教师专业素养。

2.随班就读教师素养的现状调查

关于随班就读教师素养的内涵与结构探讨主要集中于应该是什么的理论层面,那随班就读教师素养的现状又是怎样的呢?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针对区域内的随班就读教师素养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较为真实的展现了区域内随班就读教师素养的实际状况。

马红英、谭和平(2010)采用自编问卷对上海市410名随班就读教师的素养现状进行了十分详尽的调查,包括随班就读教师对随班就读工作的总体认识、随班就读教师对特殊教育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程度、随班就读教师培训现状、随班就读教师培训支持等各个方面[]。2012年,两位学者在上一次调查的基础上,采用自编问卷对上海市九个市区410名随班就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求进行了调查,调查中有69%的随班就读教师认为自己缺乏相关的特殊教育知识,81.5%的教师表明自己缺乏相关的特殊教育技能,而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都是影响随班就读教师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不同区域针对随班就读教师专业发展和需求的调查中,随班就读教师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表现出一致性特点。陈秀敏(2014)针对黑龙江随班就读小学教师的现状调查也呈现出随班就读教师特殊教育知识与技能不足,获得专业支持较少的特点[]。此外,其他学者对浙江、福建和安徽等区域内随班就读教师现状的调查研究也有类似的特点,随班就读教师特殊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缺乏,培训较少,专业发展支持有待提高[][][]。(二)随班就读教师培养的相关研究

1.随班就读教师培养现状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我国随班就读教师培养的状况不容乐观。汪海萍(2006)针对137所师范院校特殊教育课程开设的调查发现:已开设特殊教育必修或选修课程的仅占19所,占调查对象的13.9%,在已开设特殊教育课程的19所院校中,有些院校坚持每学年开设,有些只是偶尔开设,甚至只是曾经开设[]。马红英、谭和平(2010)对随班就读任职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表明:接受调查的410名随班读教师中仅有151名教师参与过相关培训,占被调查总数的37%,接受过培训的人员中有68.9%的教师参加的是职后“短训班”、“函授班”等形式,在职前培养未接受过关于随班就读或特殊教育知识相关的培训[]。王雁(2012)通过对随班就读教师教育现状的梳理分析指出:目前我国随班就读教师职前培养不足,而职后培训只是作为一种“临阵磨枪”的权宜之计,随班就读教师教育还需要政府、学校和个人等多方面的支持与努力[]。

2.随班就读教师培养方式

目前,我国随班就读教师职前培养强调打破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隔离,根据随班就读实际进行调整。在随班就读教师职前培养方面,学者们基本达成共识:将普通教师培养和特殊教师培养相结合,实现普通教师培养特殊化,特殊教师普通化。不仅要在普通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加入特殊教育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同时也要让更多的综合学校承担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任务。李亚兴和卜凡帅给出了更为细致的建议: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随班就读教师职前培养可采取“3+1”、“2+2”的分段模式或“综合式”模式,将特殊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融合在随班就读教师培养当中。

与职前培养不同,我国随班就读教师职后培训显得更为丰富。就职后培训的形式而言,康红云(2012)通过文献梳理总结:虽然随班就读教师职后培训的内容方面大家有一定共识,但在职后培训的实施却各有不同[]。王雁(2012)在其专著《中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研究》中总结到:随班就读教师职后培训主要以短期训练、讲座、分级培训、教研活动、导师制和网络资源等为主,尽管职后培训的形式不断多样化,但这并不意味着随班就读教师职后培训的效果就一定令人满意。多位学者的调查研究表明,接受过特殊教育职后培训的随班就读教师仍不多,多数教师仍然对特殊教育缺乏了解。

3.随班就读教师培养内容

随班就读教师培养内容的筛选与安排应当是和随班就读教师素养相一致的,具体体现为课程、培训教材等。马红英与谭和平(2009)在参照国外融合教育背景下教师培训的相关内容,相对系统的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理论层面,重点在于介绍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教育需求;知识层面,包括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评估以及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等;操作层面,重点是对于IEP的实施、应用行为分析及行为矫正等。李泽慧(2010)列举了《课堂上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教师培训教材》、《随班就读教学》、《特殊需要儿童的随班就读》和《轻度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手册》等随班就读教师培养用书和工作手册,其中既有介绍概括类的书籍,也有针对不同类型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实操手册[]。康红云(2012)进一步总结:学者们已经从理论、知识和技能三个方面提出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培训内容。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我国随班就读教师研究现状

下一篇: 我国随班就读教师研究现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