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的实践授课能力、拓展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从教师角度而言,案例教学是一种技巧性、实践性、实效性较高的教学方法,所以在教师的选择上尤为重要,一门管理学课程应当设置两名任课教师,一名专门讲理论知识部分,另外一名专职负责实训案例教学环节,负责理论课教学的老师应选择该门学科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教师,而案例教学法的授课老师则可以选择外聘的方式,聘请社会上具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的管理人才。这样的一种双向教学,实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也重视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的能力。另外学校应当为理论课教师提供学习与培训的机会,丰富理论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也可以鼓励教师参与到本区域相关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去,在自身实践中去掌握如何进行企业的管理,从而在管理的实践中收集典型案例并用于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对这种发生在周边的案例比较感兴趣,从而自愿投身于案例法的情景模拟中,最终提高案例教学质量。
从学生角度而言引导学生更新学习观念。以往的授课模式都是以讲授型为主,老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起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而案例教学法恰恰能够弥补这种缺陷,学生能够成为课程的主人翁,具体做法可以参考以下方法,首先任课教师必须提前一节课的时间讲案例分配给学生,学生按小组的方式在课后对案例进行情景模拟,在模拟的过程中肯定会形成思考、发言、各抒己见的情况,从而形成管理学中常说的“头脑风暴法”,这就是一种开拓思维的过程;其次在接下来的课堂中,教师应给予学生上台表现的机会,将他们形成的情景模拟进行演绎,并根据演绎过程及最后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给予相应的分数。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就能够很好的参与进来,并且和教师形成良性的课堂互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加强学院管理学实训室的建设,重视校企合作。案例教学体系的实施不能单纯地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学校应当给予支持建设管理学实训室,根据不同的案例情景建设实训室,使学生能置身于比较真实的虚拟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下去进行思考于演绎。光有管理学实训室是不够的,因为管理学是一门比较灵活的学科,其涉及到的范围太过广泛,所以学院应当重视实施校企合作,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管理学专业以及管理学课程的学生提供相应的企业实践基地,实践周期可以设定为一学期三次,实践方式可以是学生去到企业观摩学习也可以是学校邀请企业方面具有管理实战经验的专家来校开讲座及授课的方式进行。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参与科研、接触社会、增长管理经验的平台,使学生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最终达到拓展思维、创新性学习的目的。
3、对案例进行筛选,形成规范标准的案例库。案例的选择很重要,好的案例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案例的选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基于“管理学效应”的书籍、辅导书相关案例讲解、演绎,在我的授课中,我发现学生对“管理学效应”问题相当感兴趣,甚至主动提出根据效应去寻找相关案例并进行课堂汇报,这种积极的学习状态是进行案例教学法最重要的前提,所以应当考虑以“管理学效应”为基础去编制课堂教学案例;(2)参考相关权威性的案例手册,如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及相关的案例管理平台获取,这样的一些案例必须保证其真实性、正确性、典型性及启发性(3)从社会中、舆论中去获取相关案例。尽量选择反映我国管理实践的案例,甚至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事件,如2019西安利之星奔驰4S店针对汽车漏油与消费者的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具有时效性的教学案例,从事件中可以从不同的理论点进行分析,针对该事件给学生设置一节开放课,让学生就该事件展开讨论,这种就是时效性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