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长权力较集中
由于传统领导管理模式中科层管理制度被人们认为是最有成效的管理方法,所以“科层制”在中小学领导管理中普遍使用并在早期取得理想的效果。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科层制”与校长道德领导理念相违背。中小学中普遍存在校长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而在实际中很多校长对此造成错误的理解:“我的学校我说了算”、“我基所有权利于一身”、“我的命令就是权威”等观念,导致校长往往唯我独尊、目中无人、贪污腐败等负面现象。在有些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例如:副校长往往是校长的影子,副校长很难改变或抗议校长的决定。学校在制定重大事务时,校长往往根据个人的角度进行决策,忽视了下属提出意见的权力。校长过度使用权力以及使用规范下属的指令会束缚下属个性的发展并且难征服下属。真正的民主应该是校长放权给下属,运用艺术手法——道德领导来影响推动下属的自由有效的发展[3]。这种手法是建立在价值规范的基础上通过共同专业发展促使下属形成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习惯,更是有效展现成员职业道德能力的重要标准。
(二)校长缺少人性关怀
由于长期受行政等级制度的影响,在中小学中校长与下属的关系往往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其实校长与下属仅仅只是角色处在不同职位所实施不同的职能,不能表面理解为工作差异或者角色高低贵贱之分。但在现实情况中,校长很少充分发挥道德关怀,常常淡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而是把下属看作是为学校不断产生效益的“工具”,缺乏体谅下属的个人感受。例如:在面临升学问题或是考试周时期,学校为了升学率或是班级成绩的提高,体育、美术、音乐等一些非重点课程都会被英语、语文、数学为首的重要课程所替代。中小学经常面临着升学率高低的问题,学校将教师的绩效工资按照学生成绩优劣进行奖励,深层含义是让教师进行补课加班,校长不重视教师人性化的过程,占用老师正常休息时间。校长常常忽略对尊重教师人格和对教师在教学课堂中时间投入和精力付出等现象,校长往往重视自身功绩的获得,忽略了教育本质是对人性道德的培养和塑造。校长应该认识到要坚持以人为本的领导管理,运用道德领导来关注教师和学生的个性的发展。
(三)校长缺乏共同愿景的构建
在中小学里学校愿景的构建往往是学校校长愿景的构建,学校愿景是建立在基于校长自身视角和看法基础之上,对学校成员的意见建议关注度较低,学校成员的愿景只是校长愿景的依附。这会导致出现学校共同愿景与成员个人愿景的分离,虽然学校有共同愿景但无法召集成员共同实现]。中小学里常见的现象:学校在制定一个长远发展愿景时,往往是根据学校利益相关者制定发展的,教师对愿景的意见无法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只能按照相关规定执行;有时候我们经常可以在校园里看到学校发展提出的标语口号,虽然口号很响亮,大多数是学校决策者一人提出的,而实施的情况不理想。我们发现学校的愿景不是代表全体学校成员的共同利益,而是校长个人想法的体现。学校愿景不属于一个部门的愿景也不属于一个人的愿景,学校愿景是建立在领导和成员相互协商合作的基础上,是属于团队共同体。学校愿景的强制性是由校长决定的,所以校长单打独斗的一人作战是不可能实现学校愿景。校长只有关注发展个人的愿景,将个人的愿景进行总结升华变成学校共同的愿景,凝聚学校全体成员的力量,营造团结、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学校愿景氛围。
(四)校长道德权威的缺失
校长道德权威的缺失体现在校长未能在成员情感精神上做好引领性和号召性的工作、校长的言行举止较少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校长的命令会潜移默化植入成员的内心并形成一种习惯信念,这种信念是成员追求道德权威的内在动力。而在现实中大多数校长未能遵守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学校管理中也缺乏公平公正对待下属以及未能充分发挥民主和相互间的信任。校长道德意识的淡薄,在道德底线问题、道德行为约束、道德思想腐朽等问题上会造成严重的道德权威失范的现象[5]。校长道德价值观的选择决定着校长领导学校的能力和信念,校长可能会因各种腐朽主义思想的影响而迷失道德信仰,陷入道德领导无法实现的困境。道德权威是道德教育的必要手段,如果校长在道德层面上出现意识偏差,将会带领学校走下滑路线,学校道德风气的混乱等不良现象。教育转型时期受到时代发展的影响,往往出现道德信息失真、道德行为失范、道德意识庸俗、道德红线的跨越、道德规则的破坏,使校长在道德领导面前失去引导方向,从而失去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