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人文地理学教学现状分析
 
更新日期:2020-04-17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浏览次数:22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在目前人文地理教学中,囿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还较为普遍,学科的实践应用功能未得到有效凸显。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少,成绩评价

 
 在目前人文地理教学中,囿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还较为普遍,学科的实践应用功能未得到有效凸显。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少,成绩评价方式比较单一,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学内容偏重理论,实践性有待加强

目前,人文地理教学由于受实践基地、师资力量、经费保障等方面的局限,实践课程设置较少且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实际教学偏重于按照教材讲授理论知识,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掌握人地关系基本规律。抽象的理论知识无法与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实践课程中锻炼的机会少,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人文地理学的实践认知、探索、应用等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掘。正如陆林等认为,学科理论不能很好地与实践结合,既不符合统一、综合地理学的教学指导思想,还可能在学生思想上产生淡化人文地理学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弱化人文地理学的应用功能等问题。

2、 课堂互动性欠佳,学生的主动性有待进一步发掘。

目前人文地理学教学中,老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习惯了被动听讲,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欠佳,教学的启发性与引领性有待加强。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容易造成追赶课程进度、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结果。再者,随着高校扩招,学生数量增多,老师无法兼顾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课后无任务不学习的现象较为突出,学习的主动性较弱,老师课后有针对性的布置任务少,学生课后锻炼的机会少,从而影响师生互动及教学效果的连续性。

3、考核方式单一,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

成绩考核是检验教学成效、确定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一,是有效教学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目前人文地理学教学对学生的考核中,以期中、期末笔试考核为主,偶有实践课、讨论课等,其考核受重视程度较低。在笔试成绩占主导的考核体系中,无法全面体现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人文地理学教学现状分析

下一篇: 人文地理学教学现状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