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之“新”体现在五个方面: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分类发展的新体系。相对于传统工科,新工科更强调科学、人文与工程的交叉融合,要求学生具备整合能力、全球视野、领导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复合型、综合性工科人才。在新理念、新要求的烛照下,传统工科教育中因忽视母语文化教育所造成的学生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方面的缺陷一览无余,而母语文化素养助力新工科人才培养的也更为醒目。
1.良好的母语文化素养是“新工科”人才必备素质
近年来,工科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不足问题广受关注:在校生学术论文逻辑不清,观点不明,别字、病句满天飞;实验报告行文啰嗦却又要素不全;发言、演讲词不达意;甚至日常生活中因沟通能力欠缺而引发矛盾冲突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语言表达能力’是当代工科大学新生亟待培养和增强的能力之一。大约有65%至70%的大学新生对‘语言表达能力’即口头与书面的语言运用能力不自信。” 作为大学生,如果不能准确、规范地使用自己的母语,不仅让人质疑其文化身份,怀疑其学习能力,也不能不忧心于其民族情感——“若是一个大学毕业生还不能把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恰切的表现于文字,那是对于他自身的侮辱,也是对于国家的不敬。”
我们之所以强调“新工科”人才要有良好的母语文化素养,不仅在于希望借此提升其家国情怀,增强其民族认同感,还在于良好的母语文化素养是新工科人才学习和成长的重要保障。因为母语是我们“思维和交际的自然工具”,是“自我表达的天然工具”,我们对信息的甄别汲取、提炼加工、创新输出等能力都与母语素养息息相关,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每个学生在开始接受正规教育时都应该使用其母语”。科技的迅猛发展,对个体终身学习能力的要求日益突出,而新工科人才犹为强调的整合能力、领导能力无疑对批判性思维与沟通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的母语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新工科”人才所需要的终身学习能力、理解沟通能力、创意整合能力、感召合作能力、责任担当意识、批判反思精神无一不可从母语文化中获得滋养。专家学者、用人单位、乃至学生本人都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母语文化素养是新工科人才的必备素质,母语文化教育缺位会深刻影响和限制工科学生的学业与职业发展。
2.“大华语”的崛起呼唤新工科人才提升母语文化国际视野
李宇明把“大华语”定义为“以普通话/国语为基础的全世界华人的共同语”。 “大华语”“华语”“全球华语”等,几乎是同义术语。“大华语”之“大”,是范围意义上的“大”,也就是“全球”的意思。当前,普通话的全球影响力急遽增强,首先,经济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普通话的经济作用日益凸显;其次,新华人在海外立足,把普通话带到了世界各地;第三,汉语国际教育蓬勃兴起,世界学习普通话的人群迅速壮大。以共同语为基础,华语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而信息时代的语言文字生活,也使各华人社区的语言互动更加便捷。“大华语”的崛起无疑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更快更好地走向世界提供了便利。
但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作为全世界华人的共同语,“大华语”其实有着丰富的语言变体,如“国语”“新加坡华语”“马来西亚华语”等,这就对我们新工科人才培养中的母语文化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扎根于深厚的本民族文化传统,又要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要了解和尊重正在逐步形成的“新华语观”——“这种新华语观,不再忽视对海外华语和唐人街华语的关注,不再把普通话作为教学的唯一规范标准,不再人为强化普通话与台湾‘国语’之间的差异与对立(包括简繁汉字之间的差异与对立),而是把各种华语变体都看作是华人的语言智慧而珍重它,更加关注各华语社区的交流与沟通,在交流与沟通中相互理解、借鉴和吸收”。“大华语”的崛起要求我们以更开放的心态、更国际化的母语文化视野助力“新工科”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