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中小学招生领域“潜规则”问题滋生蔓延成因探析
 
更新日期:2020-04-20   来源:理论与改革   浏览次数:24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供求维度中小学教育资源规模与结构的供需失衡从供求层面看,中小学招生领域潜规则问题滋生蔓延的首要原因是基础教育资源供需失衡,不但体现在供

 
 (一)供求维度——中小学教育资源规模与结构的供需失衡

从供求层面看,中小学招生领域潜规则问题滋生蔓延的首要原因是基础教育资源供需失衡,不但体现在供给总规模不足与总需求规模扩大之间的矛盾,而且更重要体现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稀缺与高质量教育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1.供给层面——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稀缺

从供给侧看,少数重点校与多数普通校、薄弱校在教学设施、师资水平、生源质量和升学率之间的差距呈不断拉大之势,形成学生家长不得不择校的“倒逼机制”,导致优质学位资源供不应求。河南是人口大省,2017年,河南省共有小学20379所,初中4515所,高中817所;2018年6月,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人数70.97万人,初中140万人左右,小学160万人左右,小学、初中、高中超过56人的大班率分别是13.61%、59.56%、64.72%;班级人数超过66人的超大班率分别是4.75%、10.49%、31.15%,中小学教育资源供给规模相对短缺,优质教育资源结构特别是高中层次优质资源供给面临结构失衡的困境。

2.需求层面——新时代教育质量需求提升

从需求侧看,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中国“少子化”家庭模式趋向,人民群众物质精神需求、财富积累、教育认可度和教育支付能力随之提升,对优质中小学教育资源高质量教育需求也不断提升。受“官本位”、“学而优则仕”、“关系生产力”等传统观念的束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更加显性化,朋友之间、亲戚之间、同学之间的攀比心理增强,很多家长认为优质中小学教育是人生的起跑线和重要转折点,是培养良好习惯、眼光视野甚至是培养未来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础,趋向于高估高质量基础教育资源的收益预期,促进了高质量中小学教育需求层次和规模提升。

(二)监管维度——招生领域的信息不对称与监管失灵

从监管层面看,中小学招生领域潜规则问题滋生蔓延的原因是信息不对称以及其导致的监管失灵,信息不对称是监管失灵的基础,是导致潜规则滋生蔓延的间接因素,监管失灵是导致潜规则滋生蔓延的直接因素。

1.信息层面——招考信息公开不到位

从信息层面,中小学招生领域潜规则问题之所以发生,根源在于各种招考与录取信息不充分,招生单位和招生人员处于信息优势地位,群众缺乏信息知情权,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在多元化评价和分类考试的背景下,招生过程信息变得越来越模糊,录取信息督查变得相对困难。当录取的结果同时取决于考试成绩、专业特长、竞赛成绩、综合素质和其他外界因素时,除了考试成绩之外的信息并不能依照客观原则为群众和监督者获得,招生人员可能产生隐藏行动的“潜规则”问题,在招录特长生、竞赛生时利用政策漏洞放宽录取标准或谋取不当利益,是中小学招生领域潜规则问题的信息维度原因。

2.监管层面——招生录取监管漏洞

从监管层面,中小学招生领域潜规则问题存在“不愿监管、不能监管、不易监管”所引致的监管失灵。其一,单位不愿监督。中小学招生领域潜规则群体主要集中在权力机关或领导干部中的个别人,学校和招生人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被动”或“被迫”的。一位小学校长说,学校每年都有非划片学生的存在,都是“碍于情面”,不得不作为正常社交行为予以适当“照顾”。有的校长认为自己与下属、与本单位招生人员和下属是利益攸关,生怕“一损俱损”,不愿冒险监督,多管“闲事”,致使对本单位招生领域“潜规则”行为表现出容忍、趋附和认可。其二,群众不能监督。中小学招生潜规则处于法律“灰色地带”不一定会引起公众和媒体注意,证据信息模糊难以找到当事人进行核实,加上各类媒体上不断爆料各种虚假招生信息,公众对媒体信任度降低,造成中小学招生潜规则的媒体监督渠道不畅,而普通群众知情权有限,对招生违规信息的测算很难做到微观、详实,缺乏详实的证据,不能有效实施监督。其三,监察部门不易监管。人事监察部门对于中小学招生潜规则的真实性进行判断并监管,需挖掘很多单位和家庭的微观信息,违规信息获得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并需要有效的审核手段、技术手段和认证手段做支撑,证据信息难保准确无误,实施起来掣肘重重。凡此种种,导致对中小学招生潜规则行为监管失灵,提高了发现成本,诱致更具隐蔽性的招生潜规则行为。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中小学招生领域“潜规则”问题滋生蔓延成因探析

下一篇: 中小学招生领域“潜规则”问题滋生蔓延成因探析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