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宣传沟通,让全院职工理解医院战略目标导向
预算管理是围绕医院战略规划和运营目标进行的内部管理活动,需要全员参与,是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通过会议、培训、关键科室走访等渠道,将医院预算管理目标与指标与临床、医技、行政管理等科室进行沟通,让员工充分了解医院的发展方向与部门的工作目标。并将总体预算分解到各归口部门及业务科室,对执行情况进行定量与定性考核,以此达到完整的闭环管理,最大程度地调动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二)预算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需注重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结合
医院预算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当遵循目标性原则,以引导各部门的行为符合医院发展战略。避免出现业务部门只追求局部利益和短期目标、忽视整体利益和长期目标的现象。如公立医院不应只强调对医疗收支完成情况的绩效评价,也应注重与公立医院战略定位相匹配的公益性方面指标考核。只有将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让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为医院的战略目标服务。
(三)选择全院熟悉、宜量化且简明易懂的考核指标
选择实用、宜量化且简明易懂的考核指标对开展医院的预算绩效考评工作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了绩效考核的公正性、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会对下一年的预算编制工作产生影响[8]。根据平衡积分卡法,医院的战略目标导向可以大致分为财务目标、患者目标、内部流程目标、学习与成长目标。在进行预算绩效考评时,应根据医院实际情况,依据“二八法则”,从平衡积分卡的四个维度出发,每个维度选择几个全院熟悉、宜量化、宜考核的关键指标,从而更利于进行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
(四)注重预算考核的例外性原则
预算管理是一种“以刚为主,刚柔并济”的管理制度。预算考核的例外性原则是对预算管理“刚性”的补充。一方面,预算一经确定,需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这是实现预算目标的必要保证。另一方面,对于未完成预算的部门及科室,应重点分析预算执行未达标的原因,如环境的变化、政策因素的影响、科室执行不力、疏于管理等,如果由于客观因素导致科室未完成预算,医院应及时按照规定的流程修正完善预算考核方案,以此保障预算的可执行性和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