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叙事作为解放区戏剧中一种特定的文学景观,它的发生与成长暗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律动。在血与火交织的战斗年月,革命浪潮的裹挟与缠绕,成为翻身叙事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共产党依靠农民革命的力量逐步实现对根据地、解放区乡村的全面渗透,首先是领导土地运动,从根本上变革土地所有权,建立新的经济制度;广泛传播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争取农民的政治认同;建立基层民主政权,培育新的乡村代理人,重构乡村社会秩序。根据地、解放区的底层农民在党的领导下演奏出一部激越的翻身进行曲,改变了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成为新乡村权力机构的主人。经过阶级教育的洗礼,他们怀揣对新政权的美好向往,毅然与地主展开了坚决的阶级斗争。同时,他们以极大地热情投入火热的乡村建设中,劳动生产、学校教育、家庭关系等各个领域都显现出新的气象,美国记者斯诺形象地称之为“红星照耀下的中国”。这些新变化为戏剧工作者提供了全新的素材,正如周扬所言,“新的主题、新的人物如潮水般涌进了各式各样的文艺创作中”,“民族的阶级斗争与劳动成为了作品中压倒一切的主题,工农兵群众在作品中如在社会中一样取得了真正的主人公地位” [](69)。因而翻身叙事成为此时戏剧创作中的主流,一大批代表性作品涌现,如《王德锁减租》(西戎等)、《反“翻把”斗争》(李之华)、《三世仇》(虞棘)、《白毛女》(贺敬之)、《赤叶河》(阮章竞)、《血泪仇》(马健翎)、《一笔血债》(牟平、周旋)、《穷人翻身》(杨润身)、《挖穷根》(关守耀等)、《刘巧儿告状》(袁静)、《阶级仇》(谭碧波)、《年关斗争》(方志敏)、《穷人恨》(马健翎)、《铁牛与病鸭》(王汝俊)、《王瑞堂》(王雪波执笔)、《秦洛正》(贺敬之)、《苦工翻身》(安国村剧团)、《平鹰坟》(张棣赓)、《永安屯翻身》(张庚)、《万年穷翻身》(张学新)等。
作为新生的民主政权,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最紧要的任务即是进行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因而文艺的首要任务并不是“为艺术”,而是带有强烈现实功利色彩的“为人生”。相较小说、诗歌、散文等文艺样式,戏剧因为具有通俗形象、感官相通、易于传播的天然优势,成为革命动员中最有力的武器。在群众运动中,“‘戏剧元素’大概能比任何其他方法发挥更持久的作用。毫无疑问,通过举办游行、检阅、仪式和典礼之类的活动,一个群众运动可以引起每一个心的共鸣。哪怕最冷静的人也会因为看到壮观的群众场面而动容。参与者和旁观者都会感到溢于言表的欢欣雀跃”。正是在这种台上台下互动狂欢交织的参与感中,新的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内化为底层群众主体意识的一部分,从而建构起他们与无产阶级政权想象性的认同关系。同时,戏剧对现实生活的高度临摹,造成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群众在现实中遭遇类似场景时,往往会不自觉地将宣传的革命观念作为精神指导加以应用。因而,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戏剧被共产党迅速改造、收编、整合进国家主流话语体系,承担起建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叙事功能。1942年延安文艺整风运动更是将服务政治的革命文学推上顶峰,争取文化领导权成为核心任务。戏剧的阶级教育功能凸显出来,翻身主题迅速取代救亡主题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呈现出极高的颂歌意识与理想主义色彩。贺敬之、西戎、马健翎、阮章竞、李之华等身处解放区的戏剧工作者在新的意识形态话语指导下,纷纷深入考察现实生活,创作出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翻身戏剧,甚至发展为声势浩大的戏剧运动。他们通过动情描绘新的理想生活与美好国家形象,来书写社会革命的合法性与进步性,以达到宣传、教育、动员群众的目的。其中,翻身叙事被当作最有力的武器,来冲击腐朽的封建秩序、失衡的社会关系、保守的伦理纲常,唤醒大众的阶级仇恨与斗争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