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程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概述
 
更新日期:2020-04-22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浏览次数:22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社会现象,是用知识形式凝炼出来以揭示社会实践活动与历史发展规律的学说体系,既是知识体系,又是价值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社会现象,是用知识形式凝炼出来以揭示社会实践活动与历史发展规律的学说体系,“既是知识体系,又是价值体系,作为价值体系,体现着国家社会和政治生活的主流意识形态,为社会生活提供指导”,具有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的双重属性。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即是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关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所在。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重要阵地与中坚力量,占有全国五分之四哲学社会科学的教研力量与学术成果。高校与其他四支研究力量的不同之处在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集教、研、学为一身。
高校对待主流意识形态的态度与立场是鲜明的,但一定程度上对其不知所云、人云亦云、学习意愿不足、学不深学不透的问题客观存在。这些现象之所以能够频频出现,乃是意识形态工作效果有待提升的问题症结还未完全解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懂与信不会从天上掉下来,那从何而来?很重要的,就是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形成多维一体的合力作用,而这种建构往往是无形、潜化的,其中心任务是立德树人,这就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把植根中国新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与时俱进地加以话语权建构,广泛融入课堂教学、学科建设与学术科研各个方面。这既体现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所蕴含的意识形态价值,也是新时代强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作用的实际需求。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联系紧密,一方面,绝大多数哲学社会科学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与话语功能,赋予其话语权建构的重要职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担负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与话语权建构的展开与深化任务;另一方面,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必须依托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与实践支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体现了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知识性与人文趣味性、价值性与真理性、属人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成为夯实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重要学科基础与学术保证。

从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在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管理者与哲学社会科学行业学者的关心指导与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进步,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构建、教师队伍建设、科研导向、教学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等方面。“立德树人”理念得以进一步明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鲜明意识形态属性得以深化;高校统筹校内外资源,从学科建设规划、师资配备、人财物保障等多方面采取措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功能得以发挥;深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的意识形态话语建构主阵地与主渠道作用得以凸显;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水平提高且研究成果丰硕,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转换方式得以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程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建构的有效途径得以完善。

按照高校传道、授业、解惑的要求加以审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其途径实现、功能发挥、建构效果,仍与新时代以来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的规划目标与指导精神,存在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问题表现如下: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定位与价值的认知有偏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效力有待进一步加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同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之间的融合渗透有待进一步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研的意识形态话语渗透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缺乏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若干领域保障机制的系统思考等。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程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概述

下一篇: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程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概述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