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认同问题及影响因素
 
更新日期:2020-04-23   来源:高教探索   浏览次数:21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大学生文化认同存在的主要问题认同的形成包括认知、内化、践行三个阶段,是一个入脑、入心,而后体现为行为,获得社会认可,并进一步强化认知的循环

 
 1.大学生文化认同存在的主要问题

“认同”的形成包括认知、内化、践行三个阶段,是一个入脑、入心,而后体现为行为,获得社会认可,并进一步强化认知的循环过程。在大学生文化认同中,认知是内化和践行的前提;内化是认知的深化,是践行的准备;践行是认知和内化的目的,同时促进认知和内化。研究发现,在大学生文化认同形成过程中,这三个阶段都不同程度存在问题。首先,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性认知不足。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缺乏整体认知和深入了解,认知形式上被动了解多,主动学习少,认知内容上浅尝辄止,不成体系,认知效果具有“表面性”和“碎片性”。例如,部分大学生提到喜欢“中国诗词”“汉服”,但大都是出于娱乐目的,对于服饰、诗词相关的文化知识、背后的民族精神不求甚解。多名大学生表示会优先选择有利于就业、考研的学习内容。在缺乏理性认知的情况下,大学生表现出的文化情感认同多建立在朴素的自发情感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的问题缺乏清醒的认识。其次,大学生文化认同具有不稳定性。由于缺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性认知,导致文化认同先天不足,容易受到外在影响,造成观念和行动的摇摆。比如大学生能够维护宿舍、班级等集体利益,但一旦涉及个人问题,又表现出对个性、自由、权利等西方价值观念的追捧。部分大学生表示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更强调家庭的团聚,与同龄人一起过平安夜、感恩节等西方节日更有吸引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缺乏稳定的评判,实际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好”的问题缺乏清醒的认识。最后,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行不一。通过实验可以看到,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肯定性体认和内化程度不高同时存在,说明大学生在文化认同方面存在知行不一的问题。访谈中,有21名大学生表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蕴含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则有一定的了解,部分学生表示中国传统的行为准则并不完全符合当前大学生学习生活要求。也就是说,在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面,大学生既有“不会”的问题,又有“不愿”的问题,实际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行不行”的问题缺乏清醒的认识。

2.大学生文化认同影响因素分析

客观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统性与现代性交融,民族性与世界性耦合,理性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非易事。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形成确立的关键阶段,随着知识积累,视野打开,大学生带着个体不同成长历程印记体悟是非标准,进行价值判断。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定型之前,大学生文化认同问题有其生理原因。基于此,更加需要从提升大学生文化认同,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角度,深入分析影响大学生文化认同的主要因素。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影响力有待提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不充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够,中国传统文化中落后的时代性、阶级性内容与体现民族精神的文化精华尚未完全剥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功力欠缺,面对重大时代问题和人民问题,理论解释和行动指导乏力。高校教育工作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素养不均衡,作为教育主导者对大学生产生的文化影响不足。随着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和改革攻坚期,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高发,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观念在大学生中传播,削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其次,西方文化霸权主义不断渗透。全球化的发展不仅把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更把多种文化联系在一起,文明交流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大势。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地位,更加方便直接地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文明冲突论”框架中,以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定义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打着“客观中立”的幌子,有组织有计划地宣传西方价值观念,“西化”国内大学生。最后,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有效性不足。社会“重技能、轻人文”的倾向未能完全改观,教育体系依然存在“育才”和“育人”的失衡。高校从事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工作的主要是思想政治课教师、思想政治辅导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大学语文”“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在高校尚未普及。在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大学生学习的重心多放在考研、考证、考级等内容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缺乏动力。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认同问题及影响因素

下一篇: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认同问题及影响因素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