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高校高层次人才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更新日期:2020-04-23   来源:中国人才   浏览次数:22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以人为本观念缺位坚持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对于高校而言,要认识到高层次人才首先是人,其次才是高层次人才。然而,当前不少高

 
 (一)以人为本观念缺位

坚持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对于高校而言,要认识到高层次人才首先是“人”,其次才是“高层次人才”。然而,当前不少高校在高层次人才思想政治工作中,普遍存在对主体性认识不明确的现象,从而导致对高层次人才作为“人”在人的需求上的观念缺位。

(二)工作制度缺失

当前高校高层次人才考核看起来主要从职业道德、教学质量、科研成果三个方面来评价,实际上是科研最硬,教学次之,职业道德排在末位。随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出台,不少高校加强了师德师风方面的考核,有的甚至规定对师德失范给予“一票否决”,但如何落到实处尚存在一定困难。总体而言,当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考核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考核的标准、内容、方法等都不够完善,可以说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考核机制。

(三)工作队伍缺失

中央强调,“配齐建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统筹推进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等宣传思想工作骨干队伍建设”。在工作推进中,不少高校虽然建立了一支相应的队伍,由党政、工、团等单位和部门组成,但是,对于高校高层次人才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与分工没有明确的划分,形成平日看似有队伍、工作起来无队伍的似是而非局面。

(四) 工作方法简单当前,不少高校高层次人才思想政治工作仍旧沿袭“看报纸、读文件”等传统的手段,不外乎是每周一次理论学习,读读文件,抄抄笔记;不定期的中央会议精神传达、形势报告会等。有的高校甚至将行政管理或者党建工作代替思想政治工作,用具体事务取代思想政治工作,用事后监管取代平时疏导,用行为矫正取代思想教育。对高层次人才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目标缺乏认真的研究,常常是上级怎么布置,基层就怎么传达。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高校高层次人才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下一篇: 高校高层次人才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