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互联网思维在《中国舆论场》中的应用
 
更新日期:2020-04-24   来源:当代电视   浏览次数:20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社会化思维媒体用户关系的多维连接社会化思维的运用主要有两个法则,第一:利用社会化的媒体,口碑营销,重塑企业和用户的沟通关系;第二:利用社会化

 
 社会化思维——媒体·用户关系的多维连接

社会化思维的运用主要有两个法则,第一:利用社会化的媒体,口碑营销,重塑企业和

用户的沟通关系;第二:利用社会化网络,众包协作,重塑组织管理和商业运作模式。在《中国舆论场》中,社会化思维便渗透在节目内外,尤其是众包协作十分突出。节目中,用户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节目生产重要的一环。用户在每周节目的直播时段,都有机会抢到虚拟观众席的入场券,能够直接成为现场进程的参与者。而用户在直播时段的提问内容一方面推动了新的节目内容产出,另一方面也推进了节目流程的进度。由此可知,在节目中用户的存在同节目现场的嘉宾同样重要,都是节目内容产出和流程推进的重要环节。而节目外,用户每周的新闻阅读、评论数据也会成为舆情榜单的重要依据,影响直播时段节目的内容。

除了以再造的关系产品产出节目内容、推进节目流程外,社群运营也是《中国舆论场》重要的社会化思维。在节目直播中,其打造了场内场外线上观众、主持人、嘉宾三方的社群模式。在节目直播后,其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又持续打造着自己的小社区,尤其以微信公众号平台最为显著。进入平台,其设置了个人中心、每日签到、积分商城、直播、网友热评等,每日其公众号会不断更新相关新闻、舆情榜单、节目嘉宾也会通过一直播对舆情热点进行及时解读,显然该节目将一个小时的关注延伸为了一个周周全天候的社群经营,媒体和用户的关系通过评论、阅读、直播、虚拟观众等多维连接更加紧密,用户粘性不断增强。

大数据思维——对传统电视新闻评论转型的赋能

传统电视新闻评论无论是对内容的把握还是对受众的感知,亦或者对效果的评估,都不

如当下大数据时代来的精准。如若媒体转型的过程中,没有在产品生产和运营的各个环节利用好大数据,那便像雾里看花一般。因为用户在网络上产生的信息、行为、关系三个层面的数据都有助于企业或媒体进行较为清晰地预测和决策。而《中国舆论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数据的赋能。

第一,《中国舆论场》通过对用户数据的分析,能够清晰定位用户,以此在后续的媒介产品设计上有所针对性。第二,大数据为节目提供了选题。《中国舆论场》每周的节目内容都是基于大数据的运算生成了舆情榜单。第三,《中国舆论场》节目中用户可以实时看到在线人数、评论人数,可以看到十大舆情热点的讨论数据,由此大数据也是整个节目中重要的呈现内容。 第四,大数据也运用在该节目之外的社群运营中。例如除了节目每周会发布周舆情榜单,其微信公众平台每日也会发布日舆情榜单。最后,在节目效果的反馈监测中,大数据也起到重要作用。例如节目内外用户可以对评论嘉宾进行点赞,节目组便可以通过此类数据对节目嘉宾遴选与替换,以此提高节目的质量。

总而言之,大数据已成为互联网时代不可或缺的血液,掌握对大数据的处理和应用是传统电视新闻评论转型中的重要技能,数据思维应成为内容生产与媒介产品运营中的基本逻辑。

平台化思维——舆论引导的融媒体平台搭建

互联网的平台思维就是开放、共享、共赢的思维。《中国舆论场》便是一个对媒体、专家、普通观众各方开放的平台,观众的热点关注事件可以成为节目讨论的焦点,专家和观众能够通过此节目直接对话。而《中国舆论场》在如此的平台思维下,为各方搭建了舆论引导的平台,观众可以通过此节目直播、微信公众号、嘉宾直播等方式沟通交流对热点舆情的看法,而针对热点事件专家也会给出针对性的评论,以此更好地让观众对热点事件有所认知,实现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除此之外,《中国舆论场》集合了电视+、pc+、移动+的渠道,实现全媒体运营,打造融媒体平台。

4、用户思维——《中国舆论场》转型升级的核心

在诸多细化的互联网思维中,用户思维占据统领地位,其他的思维都是在不同层面上为用户思维做铺垫。而用户思维便是在价值链各个环节中都要“以顾客为中心”去考虑问题。 当然,媒介市场对于受众向用户的转变早已感知,所以可以看到诸多传统媒体纷纷喊着服务用户的口号高调转型。但窥其实质,诸多传统媒体依旧很难逃脱传统受众思维的影子。而《中国舆论场》在电视新闻评论转型中的用户思维实践的确有许多可取之道。

除了上文所提及的思维都是围绕用户思维去细化之外,用户思维还有自己的致胜法则,即得“草根”者得天下和兜售参与感。众所周知,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更多是精英人士的表演,观众只是旁观,传播总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而如今的《中国舆论场》却将草根用户的参与作为节目推进的重要手段。首先,普通用户有机会直接在电视节目中提问,且大部分提问可以通过类似弹幕的形式显示在电视屏幕之上。其次,节目中时时刻刻在强调用户的数据,例如每周节目中都会强调当前的在线人数、互动人数,并且会通过图表地形式将用户所在城市与互动量等呈现出来。用户被节目作为重要的主体大大凸显。再者,节目选题是来自用户的点击数据、节目中用户有机会成为虚拟观众、根据用户的点赞量可以决定嘉宾的去留、用户可以在节目中抢红包等此类细节的设计,都大大提升了用户的参与感。由此可知,用户成为了整个节目的中心,嘉宾、话题、环节等的设置都是以此展开。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互联网思维在《中国舆论场》中的应用

下一篇: 互联网思维在《中国舆论场》中的应用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