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当前高校教学育人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更新日期:2020-04-24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   浏览次数:16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然而在具体实践中,以纵向视角观察,仍然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的智育、轻价值引导和素质养成的德育;以横向视角观察,普遍存在重课业学习和实

 
 然而在具体实践中,以纵向视角观察,仍然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的智育、轻价值引导和素质养成的德育;以横向视角观察,普遍存在重课业学习和实验室实践、轻社会参与和人际实践;重时间投入,轻价值、情感、认知和行为投入的现象;从方法论的视角观察,普遍存在重课堂讲授、轻课外养成;重教师教、轻学生学;重智育成绩考察、轻德育发展关切的现象。

(1)在育人的目标和内容方面,学生个人内在维度和人际间维度的发展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美国研究型大学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放在重要位置,注重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适应社会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可以应对毕业后的社会,成熟和个性化的个体为目标。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则更多的关注就业的需要,较少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以电气工程专业为例,哈佛大学的培养目标除工程与设计等专业能力以外,还包括“在交叉学科组中的团队协作能力、有效沟通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应变能力”等四项非智力类、全面发展的素质能力要求。调研我国中部某985高校H大学,其电气工程的培养方案就专业技能提出了“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系统运行与控制、电器装备制造、试验分析、电能转换与高校利用、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7项目标,其中仅有“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1项关注到了德育、非智力素质能力培养。可见,当前大部分高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停留在口号层面,实则缺少微观设计和实践指导。可窥一斑,我国高校仍局限于培养职业“适配”个体,而不是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2)在育人的范式和方法方面,学生认识论维度和价值观、素质养成和发展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我国高校上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例如工程教育引入CDIO (构思/设计/实施/运行)探究式教学、外语课程引入DDL语料库驱动式教学、还有如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BL),基于项目的教学法(PBL),基于流程的教学法(PBL),基于工作实景的教学法(WBL),基于案例的教学法(CBL),研究性教学法(IBL),设计性教学法(DBL),社区服务教学法(CSL)等等许多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其中工程教育于2016年加入了《华盛顿协议》,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质量标准得到了国际认可。然而,通过对东、中、西,985、211、省属三所不同区域、不同梯次代表性高校的调研发现,大部分学生(包括工程专业),仍反映教师“满堂灌”、唱“独角戏”的现象普遍存在;仍反映大学课堂像中学课堂的简单延续,重知识点传授,轻思维、思想、素养、能力训练。由于对学生投入的引导不足、关切点集中在知识智育、不全面、不系统、不贴切、不生动,学生上课只是“签到式参与”,老师堂上讲,学生低头看手机。为了提高“抬头率”,有的高校甚至采取安装摄像头这样简单的办法,对学生学习的考察停留在时间投入、作业完成等浅层次指标上,而对价值投入、认知投入、情感投入的考察、关注少。

(3)在育人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支撑方面,学生的情感投入和社会交往力的发展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我国高校作为教育的组织者,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主要强调课业教学,“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改革,使得对课外活动的组织、对联课活动(课外学术)的组织在过去得到了加强,有一些学校开展了较早的一些探索,如上世纪80年代,华中科技大学就率先在全国提出“第二课堂”的概念,开始在教学智育之外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但是调研显示,当前我国在环境和文化育人的认识还不足,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主要发生在课堂、实验室;学生与学生的关系主要集中在宿舍与食堂;在构建多场景、多模式、和谐、开放、包容的人际交往、体育休憩等身心素质发展环境文化情景方面的认识仍然不足,甚至有些学校视为是对学业学习的负面因素。高校教师承担着较重的科研和考核方面的压力,在学生教育方面又往往采用科层管理的模式,客观上减少了校园内适合学生间交往的空间和环境,抑制了学生在校园的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等人际交往和环境互动等“准”社会场景中价值观的磨砺和素质素养的锻炼。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CCSS)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与任课教师的关系得分较低,与学校行政辅助支持人员的关系得分最低。高校将学生成长过程视作“黑箱”,不断加强对输入(教师授课)和输出(学生的成绩)的监控,却缺乏对中间过程的有效支持和促进。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当前高校教学育人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下一篇: 当前高校教学育人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