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学课是国内外设计艺术类院校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学生未来专业发展的基础。
我国高等院校真正意义上的艺术设计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加,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在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之后。截至2019年6月15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56所,”其中1400多所开设了艺术专业,其中绝大部分是综合类大学”[。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国内相当一部分艺术设计教育“对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意识不强,在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重视不够,因此,在日常教学、管理和科研等工作中落实执行的就更少”。虽然目前国内各高等院校根据2005年国家出台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要求,对艺术类本科生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文本相互借鉴,导致各校之间教学大纲的制定较为雷同,培养方案一致”[]。“一般都是由 ‘专业设置’、‘培养目标 ’、‘完成学分要求 ’ 等组成,在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较为模式化,缺乏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目前,笔者对国内50所高校设计专业教学调研显示,国内大多数学校的设计基础课教育以2加3的模式为主,即2门基础绘画课(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加3门三大构成课(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而这5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和衔接都存在很大的问题,没有真正形成一个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系统,虽然三大构成自20世纪70年代末由广州美院引进以来,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为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对“三大构成”的片面理解,各高校教学也存在着一些误区,主要体现在环节简单、内容空泛、模式单一和方法僵化等方面,制约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健康发展。“三大构成”是“在观察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对形、色、体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并从中提炼出视觉规律,是从具象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创造过程”。而长期以来,“三大构成”教学局限于基本法则的讲解,对其形成过程缺乏必要的延伸,将本该有的“‘观察物体表象—分析内部构成—总结视觉规律—利用规律创造’教学过程简化为‘视觉规律学习—利用规律创造’”[]。因此,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模式化教学,使本来应该主动探索的研究过程变成了被动的模式化接受,所学内容与未来所学专业脱节。尤其是近10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应用,我国大学的设计艺术基础课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愈加明显,许多传统的教学模式及课程设置要求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由于当今网络的发达,垂手可得的大量的同质化作业参考资料养成了学生的惰性,使其失去独立思考以及创意推演的能力。针对这种教学模式以及作业模式同质化的现象,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 :要“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的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2019年4月教育部9日发布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即“2019年至2021年建设1万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通知要求在不同类型的普通本科高校建设一流本科专业,鼓励分类发展、特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