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浅谈工匠精神教育传播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更新日期:2020-04-26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浏览次数:19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工匠精神的传播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把工匠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才能培养更多甘于奉献,追求卓越的高技能人才。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

 
 工匠精神的传播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把工匠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才能培养更多甘于奉献,追求卓越的高技能人才。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工匠精神在教育传播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也会面临许多的磨难和挫折。

(一)工匠的社会地位较低,缺乏传播的认同感

在中国古代,就有“士农工商”这样的等级划分,工匠作为第三等的手工业者,在中国长期重农抑商的政治环境之下,地位低下,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这样的一种认知在中国延续了上千年,即使在制造业迅猛发展的今天,这样的情况也普遍存在。我国的技术工人主要来源于职业院校,职业院校每年往社会上输送1000多万名技术人才,而社会对于职业院校的偏见也是人尽皆知。只有学习不好的学生才会进入职业院校,学习专业技能,而学习好的学生都进入普通高校或重点大学,进行学术深造。很多家长也认为只有上一所好的大学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上职业院校则是一种被迫无奈的选择。在2016年的两会当中,就有人大代表做过这样的统计,在对1577名企业职工的调查报告中,认为产业工人在当下社会地位不高的人占61.62%,而认为能够享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仅占6.07%。②这样的数据背后,反映的是整个社会普遍的心态。社会整体对于工匠的认可程度,使得工匠精神缺乏孕育的土壤,在这种情况下,工匠无心钻研技艺,不去思考如何创新和变革,那么对于工艺的传承也就停止了,工匠精神的传播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二)师资队伍的质量欠缺,制约了传播的双向性

教师作为教育传播者,是教育信息的主要把关人。在教育传播过程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渠道传播,主要是由教师决定的。③然而,目前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仍存在较大缺口,主要体现在具备“双师”资格的教师数量不够,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方面。按照国家的要求,双师型教师需要占专业课教师的70%,但实际上距离这个标准还有较大差距;在年龄结构上,以青年教师为主,学历结构上,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所占的比重并不高;另外,一些刚毕业的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教师工匠精神的缺乏,同样不利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如果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精神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那么自然无法在学生中建立起模范和表率作用。工匠精神的培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格之间的相互影响,如果教师仅对学生做单向度的学业指导,不去培养学生的工匠品质,久而久之,则会阻塞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不利于教育传播中的双向互动。

(三)轻视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培育,忽视了传播的价值性

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对于“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探讨就从来没有停息过,由于生产技术的加快,过于强调“技术理性”的作用,认为科学技术是致胜一切的法宝。职业技术的科学性和价值性分开,造成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相互剥离与二元对立。这种影响也渗透到职业教育中,体现为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专业能力,而忽视了对于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培育,使人逐渐沦为技术的工具,而丧失了人的主体地位。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⑤中也认为,职业教育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具体技能的应用,对于知识的理解也很重要,除了要理解自然科学知识,对于人文素养的熏陶也很重要。很多学校过分重视职业技能的训练,而往往将对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培育停留在口头上,导致职业院校的学生口头、文字表达能力差,对于文学历史的了解知之甚少,道德水平低下,审美情趣不高。

(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丧失了传播的主动性

在教育传播的过程中,学生作为反馈信息的发送者,其主动性与教育传播效果的好坏密切相关。但是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其在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的主动性方面确实与普通学校的学生存在差别。作为从基础教育阶段淘汰出来的学生,大多数职校学生都普遍存在厌学的情绪,对于许多事物都缺乏应兴趣。相比于普通学校的学生,职业院校的学生存在着更大的学习压力,这些压力不光是进行学习活动的作业数量,作业难度以及消耗的时间,还有学生的生理、心理上所承受的来自学校、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由于受家长的逼迫来,所以没有学习目标,同样也就欠缺主动学习的认知,遇到难题时不懂得变通方法,也不善于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因此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这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传播过程中的主动性。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浅谈工匠精神教育传播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下一篇: 浅谈工匠精神教育传播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