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困境反思
 
更新日期:2020-04-27   来源:陕西教育(高教)   浏览次数:23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中写到:要充分表达社会科学问题,就必须既要包括困境又要包括问题,既要观察人物又要观察历史,以及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

 
 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中写到:“要充分表达社会科学问题,就必须既要包括困境又要包括问题,既要观察人物又要观察历史,以及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国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探析培育工匠精神的现实困境,需要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作为起点去梳理问题。

(一)工匠精神培育的文化之困境

儒家文化以君子作为个人的理想目标,通过自身修为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而种田、冶炼等技艺被儒家视为末流之术,弟子樊迟请教种田而被孔子称为小人哉。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两千多年里,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人对于职业选择的价值判断,从古时对读书做官的推崇到当代公务员与事业编制岗位的火爆,可以说这种思想已经溶入了中国人的血液中。由于长期对于体力劳动的轻视,工匠未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与经济收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亦被视为次等教育。纵览中国历史,其实我们并不缺少优秀的工匠与工匠精神,工匠的矮化与工匠精神的式微除了文化传统的束缚,还有着传承的断层原因。

(二)工匠精神培育的继承之困境

工业革命之后,欧洲各国率先开始了现代化进程,生产力在短短的300年里就超过了之前农业社会的总和。十九世纪,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西方的坚船利炮与产品倾销下逐渐土崩瓦解,为寻求自强开始向西方学习,中国工业化的可以说从开始就是一种被动式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背景下,先是西方的现代化生产逐渐取代了传统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之后,洋务派与资产阶级改良派倡导学习西学、西艺。洋务运动中,培养制造业人才的学校里教师是从西方请来的,学习的内容直接移植西方的课程与教材,而本土的拜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相较于工业化生产下的学校培养体系显然是不够“现代的”;另一方面,处于半殖民地境遇中的中国,其工业化进程被西方模式牢牢掌控,自身现代化的进程被中断,沿袭于农业文明中优秀的手工业体系与自身的工匠精神被排除在主流产业之外,即工匠精神的断代[8]。中国的产品质量相较于德国、日本产品,在工艺与技术方面有着明显的差距,而差距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原因更多是我们的制造业从业者普遍缺乏工匠精神,在生产流程中质量要求意识不够,“差不多”精神充斥于各个生产环节,没有形成对于高品质、高质量的追求,更缺乏尽善尽美、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来自于工匠精神的断层。对于高职院校致力于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今天,如何继承与发扬埋藏于历史尘埃下的属于中国的工匠精神需要我们去思考与探索。

(三)工匠精神培育的方式之困境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拜师制还是欧洲的传统学徒制,他们在授徒方式上基本一致:弟子通常是跟着师傅从基本的内容学起,地点通常在店铺中现场教学,从模仿师傅的动作开始,师傅在一旁观察,然后给予意见。师傅会随时查看弟子的学习进展,或者指出不足,或者传授要领直到学成出师。师傅在传授技艺的同时,也向弟子传授一些行业内的准则与职业道德教育。总结其特点为“做中教,做中学”。弟子在日常的劳动中,一方面受师傅言行的熏陶,一方面磨练技艺,工匠精神随着实践慢慢地内化,最后通过产品或技术创新予以表达。而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体系中,教学的主体通常是教师,教学方式是上课为主的知识传授,内容突出专业知识为主,地点大多为教室和实训基地。工匠精神培育的课程方面,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开设专门的课程,通常以思政课的方式授课与普通高等院校并无区别。在这种学习与操作分离的模式下,学生缺乏在真实情景中实地操作的体验。而工匠精神作为一种重在过程体验与作品呈现的精神理念,必须要通过生活、工作与学习的经验积累、在真实情景中来感受与认知,可以说,离开实践体验是培养不出真正的工匠精神的。

(四)工匠精神培育的制度之困境

若要工匠精神蔚然成风,需要深厚的文化土壤,还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自从纪录片《大国工匠》热播之后,不少地方兴起“劳动光荣,工匠光荣”的工匠精神学习活动,似乎认为在宣传之下就会有更多人愿意成为工匠,工匠的收入与社会地位等问题就能到的解决。其实,相较于这些“形而上”的工匠精神,当前社会更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制度层面的工匠精神,只有在制度保障下工匠精神的弘扬才有现实性和操作性。当一个国家的工匠制度较为完善时,工匠精神就不会仅靠个人的自律,工作将不过是按着规章履行一个工匠应尽的义务。其实纵览德国制造业发展的历史就会发现,德国的工匠精神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有着曲折漫长的发展历史。由于德国开启工业化时间较晚,缺乏先天技术与人才积累,只能偷师英国,甚至有过将本国的刀具贴上英国品牌的商标然后销往英美等国这样有违商业道德的行为,也为德国的制造业带来了极坏的国际影响。为此,英国在修改《商标法》条款时,特别规定德国的进口商品必须标注“德国制造”。这次带有侮辱性质举动刺激到了德国政府,为改变“德国制造”的形象,德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与制度严格把关商品质量,制定行业标准,对于职业教育、学徒的培养、工匠的社会保障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才有了后来享誉全球的“德国制造”。因此,制定严谨、完善的工匠制度是当前的首要任务,通过工匠制度去培养良好的工匠习惯,最后升华为高尚的工匠精神。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困境反思

下一篇: 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困境反思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