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思政教育需与医学教育紧密结合,分析临床医学各专业特点,不脱离研究生实际生活和实践过程,针对性地并能解决他们思想困惑的内容进行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二十四字高度凝练概括而成,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兴国之魂,是行为规范的标准和度量尺,是培养青年一代的核心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时代价值与道德风向,更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涵,是开展新时代思政教育的重要素材[2]。研究生们要在政治、思想、认知行为及学术道德方面受到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诚信教育。诚信是培养医学科学精神、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有力保障。树立诚信原则,把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利益放在首位,有助于形成和谐的医患关系。研究生阶段进行的各项科研学术活动也是需要本着诚信原则开展,新闻报道的医学学术造假事件已经给我们敲响警钟,一定要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科研研究,论述真实的实验结果,用自己的行为感染周围同学、同道,营造诚信正气氛围。
个人品德、医德教育。个人品德既是社会需要,更是个人内在需求,随着年龄增长,道德内容的深度随之发展。临床医学研究生步入工作岗位将成为医生队伍的中坚力量,是为社会服务的栋梁之才,思想政治素养显得尤为重要。社会赋予医生更多的道德责任与义务,要求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高尚道德情操。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尊重生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医德教育的实践内容。医生这一职业被认为是受人尊敬、社会地位高、性质稳定、收入高的优选行业,但忽略了这一职业所背负的重大责任,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更多,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要有对生命的敬畏感,生命人人平等,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命。只有真正懂得敬畏生命,才会领悟生命的神圣,才会体会到医生这一职业的压力,它不仅仅是谋生的途径,更是社会的责任、国家的使命。生命教育的中心思想在于仁爱之心,即爱惜和尊重他人与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要相互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忙和融洽相处。医学研究生的仁爱之心尤为重要,仁爱之心是同情帮助弱者,是宽容待人、理性处理问题,是换位思考,是爱护之爱[3]。具备这些品质对于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圆满完成艰难的学业、获得良好人际关系有重要作用,在未来职业生活中能够自觉地实施利他行为、关爱患者、抵制物质诱惑。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政教育的基础和组成部分。心理与思想的界限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一直比较模糊,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混杂在一起,特别是一些认识问题更难以判断是哪个方面的问题,实践中逐渐发现有些思想问题无法通过价值引导的办法解决,这样的思想问题实际是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另一方面,没有健康心理的教育也就无法进行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