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社会事件”融入中小学教育的必要性
 
更新日期:2020-04-28   来源:教育文化论坛   浏览次数:18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当今社会处于急速转型期,社会事件频发,如:泳池冲突事件、假疫苗事件、滴滴女孩受害事件、中国游客丹麦瑞典冲突事件等,这些事件经过媒体的聚焦和传

 
 当今社会处于急速转型期,社会事件频发,如:泳池冲突事件、假疫苗事件、滴滴女孩受害事件、中国游客丹麦瑞典冲突事件等,这些事件经过媒体的聚焦和传播,往往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深和网络媒体的普及,中小学生早已暴露在形形色色的社会事件之中。“‘当代中国’是一个怎样的情状?充满着不同的判断和评价······教育则是这种世象的集中体现。”[]随着社会生活日趋复杂多元,教育需要承担起帮助学生了解复杂社会环境、适应多变社会生活的责任。“我们的生活正在经历着一个彻底的和根本的变化,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生活必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变革。”[]长期以来,人们存在三个明显的认知偏差:一是,将教育仅仅定义为学校教育,忽视社会和家庭作为重要教育场域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二是,过多看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忽略思维能力、批判能力、社会责任感等素质的培养;三是,理想地认为中小学生被屏蔽在社会事件的影响之外。虽然社会事件中不乏像屠哟哟获诺贝尔奖这样的社会正面事件,但社会负面事件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力往往更大。学校教育不能再简单地充当一个简化、净化的环境,“如果我们从儿童身上舍去社会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抽象的东西”[],需要挖掘社会事件的教育资源,以培养学生批判性地看待社会事件,全方位的了解世界,从而更好地适应日益复杂社会环境的能力。

“社会事件是重要的社会生活‘文本’,是鲜活的教学资源,是促进学生发展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教育学视角下的社会事件,无论是正面事件还是负面事件都有积极的教育价值。社会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方冲突的结果,根据冲突的对象可以分为人际关系的社会事件、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事件、反映人性的社会事件、反映思维方式的社会事件等;根据冲突的类型可以分为语言肢体冲突事件、观念认知冲突事件、情感冲突事件、价值观冲突事件等;根据冲突发生的因果关系可以分为一因一果社会事件、一因多果社会事件、多因一果社会事件、多因多果社会事件等,其事件背后常常蕴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国际关系等因素。社会事件的复杂性构成了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对社会事件进行分类、整理,可供各级各类的中小学教师,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根据课程主题来选择合适的社会事件。以此丰富课程资源、让社会走进课堂、让学生走近社会,进而从理论和实践的双向层面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和改善社会的能力。正如雅斯贝尔斯讨论教育的意义时所说“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全体之中。个人进入世界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一隅之地,因此他狭小的存在被万物注入了新的生气。如果人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的话,人就能够真正成为他自己。”[]人只有与社会相联系,在社会中存在才是真正的社会人,教育应该赋予受教育者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而社会事件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恰恰可以作为一种社会教育资源,供教育者挖掘利用。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社会事件”融入中小学教育的必要性

下一篇: “社会事件”融入中小学教育的必要性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