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研究
 
更新日期:2020-04-28   来源:教育视界   浏览次数:23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早期教学形式起源于学徒制和个别授课模式。孔子更是提倡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学习的过程与态度,注意学生学思行的结合,并善于运用问答形式

 
 早期教学形式起源于学徒制和个别授课模式。孔子更是提倡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学习的过程与态度,注意学生“学思行”的结合,并善于运用问答形式的研讨式教学形式,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次确立了班级授课制的概念;1737年,德国学者格斯纳(J.M. Gesner)首次将小班研讨教学模式(seminar)引入哥廷根大学。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完善与定型了班级授课制理论;20世纪中叶教育学家们研究形成了完整的班级授课制体系,大班授课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的效率。但是,随着对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分析,“格拉斯—史密斯曲线”(Glass, G.V. &L.S. Smith,1982)直观地证明了,缩小班级规模能有效提高学生成绩,当班级规模缩小至15人以下时,学生成绩提高明显。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会在1998年发布了《重塑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在2001年发布了《重塑本科教育:博耶报告三年回顾》的研究报告,针对大学教学不能因材施教、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难以培养等质量下滑的问题,指出大学应当实行小班教学。近年来,小班研讨教学模式已经深刻融入各国高等教育改革,成为教学模式回归的重要方向。

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我国大学生数量迅速增长与教学资源匮乏矛盾突出,班级授课规模普遍偏大。杨静、姚利民(2012)调查发现:我国高校授课班级平均规模为65~91人;最大班级规模,重点高校为450人,一般高校为227人。针对现实,能否将“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结合使用?使二者相辅相成,实现办学成本与教学质量同步优化,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共赢成为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研究

下一篇: 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研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