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危机预防体系,即不应只是出现危机处理危机,而是在源头上降低危机出现的可能性,提高危机识别的准确度,建立完整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最终有效降低危机事件的发生率。
1.推广普及性教育
在本科阶段,心理健康课程为公选必修课,能够对本科生进行一些普及性教育,但针对研究生开设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院校寥寥可数。实际上,本科生与研究生对心理方面的需求各不相同,不同阶段开设不同内容的心理健康课程并不冲突。对于一些研究生人数较多的高校,应继续贯彻普及性教育,将心理健康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对于研究生人数较少,或条件有限的高校,可以考虑开设专题选修课程,针对研究生阶段的特殊心理需求,如恋爱、人际交往、职业规划等给予指导。同时通过入学讲座、专栏宣传等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相关知识。
2.充分发挥导师作用
在教育部思政司2010年颁布的第11号文《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而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不可否认的是,许多研究生导师虽然在科研上有突出成就,但对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却有所欠缺。一些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对新进导师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但时间段、收效低。研究生导师不能很好的识别与排查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也成为许多师生矛盾的导火索。导师将学生无法完成科研任务归因为学生性格问题、能力问题,或是认为学生不够努力。这种情况下,导师的误解反而易给学生造成更多的压力,使心理问题隐藏在学业问题下,愈演愈烈。研究生期间,导师往往是学生在校接触最紧密的人之一,不可避免的被学生认为是权威人物,更是科研学习上的指导者,人生的领路人。如果导师不能及时识别与发现研究生在心理健康上存在的问题,很容易导致错过有效的干预时机,而将心理健康问题的错误归因,更容易增加研究生的心理压力。
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首先要提高导师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针对导师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相关培训,加强导师对必要的心理危机预防和心理问题识别的了解。在某种程度上,这不仅能够进一步增强导师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提高对研究生心理问题的敏感性,同时也有利于导师对自身心理健康状态的关注。同时在制度上,可以将导师纳入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中,和辅导员队伍、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及其他学生工作队伍一起协同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导师考核的内容。
3.完善心理异常筛查体系
随着教育部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视与工作,目前多数高校都会依托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对所有入学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和测试,并以此建立其心理健康档案。但在研究生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研究生心理普查施测率明显低于本科生,这可能是由于研究生管理的困难,依从性较低所致,这也导致从表面结果上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本科生。二是,目前高校心理普查普遍使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UPI(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或16PF(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作为心理筛查的重要工具。这几个量表虽然能够识别一些危机情况,比如对有抑郁情绪、强迫症状以及自杀念头和行为的学生进行识别,但其是建立在学生主动报告相关症状的基础上,对于刻意隐瞒,或无明显症状的学生难以起效。因此首先需要完善研究生筛查体系,提高研究生群体的参与率。如通过增加方便快捷的网络施测,手机施测等方式,以及加大在研究生群体中的宣传,增强对研究生施测的管理,提高施测比例。其次可以开发构建更加具有危机警报功能的量表,可根据学生既往经历、压力应对方式、症状表现等多方位进行综合预警。
4.建立朋辈支持系统
研究生群体与本科生相比,思想上更为独立,心智更为成熟,对事物有自己的分析能力,个人判断能力较强。但同时研究生群体面对的科研压力、工作压力等现实因素带来的压力也更大。研究生群体往往以师门为单位进行科研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人际交往和社会支持资源较少。因此在研究生群体中建立朋辈支持系统,可以帮助他们以快捷、高效的方式获得帮助,同时增加危机识别的可能性。如,以教研室或师门为单位筛选培训一批有意愿的研究生成为朋辈辅导志愿者,对他们进行短期培训,使他们具有基本的识别心理问题,普及心理知识,提供心理支持的能力,能够帮助他人解决日常遇到的心理困扰。同时可以开展不同主题的自助团体,如学业、恋爱、工作等,让有问题有需求的同学找到相互支持的群体,同时共同探讨改进方法,推动研究生群体形成互助、关怀、支持的成长氛围。
综上所述,研究生心理健康危机预防体系应着重于防微杜渐,增加研究生对心理学基本知识的了解,让学生可以对自己的问题有所意识,有所了解;扩宽心理问题的求助渠道,让学生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寻求帮助;提高危机预警的可能性和准确性,出现危机,可以及时处理危机;从朋辈支持,导师队伍、辅导员队伍、心理健康教师专业队伍等多方面共同工作,多维度保障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顺利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