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浅谈学分制实施过程的困难的解决措施
 
更新日期:2020-04-30   来源:教育与职业   浏览次数:15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学分制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与学分制管理存在冲突。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专业为单位制定,虽然不同的学校略有不同,

 
 (一)学分制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与学分制管理存在冲突。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专业为单位制定,虽然不同的学校略有不同,但模式类似。一般都根据专业性质划分不同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等,并规定了课程就开设的学期。实施学分制时课程开设的灵活度降低,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变相被限制。同时,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每年修订一次,不同年份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毕业的要求略有出入,实施弹性学制后具体适用哪一份人才培养方案也成为各高职院校争论不休的话题。

2.选课制度还不够完善。实施完全学分制后,有一部分自我约束力不强的学生没有按照本专业或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选课,部分学生选课随意性强,全凭个人喜好,出现一些怪象:有学生只选感兴趣的课程,有学生专挑简单容易通过的课程,还有一些学生少选甚至不选课程。虽然学分制的初衷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灵活选课,一方面可以弹性上学,另一方面也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但在实施过程中有一点偏离轨道,有一部分学生钻空子。这样一方面给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就业等等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得不到部分家长的理解,增加了家长和学校的矛盾,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

3.学分制收费标准还不明确。学年学期制在我国应用得较为成熟,各省财政部门对公办高校实施学年学期制都有明确的收费标准,而学分制的起步较晚,目前很多配套还跟不上,教育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也没有制定出明确的收费标准,各高职院校也在探索中。比如,补考和重修该不该收费,怎样收费也是一直困扰高校的难题。

4.部分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还有待加强。部分高校信息化水平落后,既缺少优质的网络课程资源,又没有与学分制相匹配的教务管理系统。学生少有甚至没有网络学习平台,学习后的学分也不方便记录和保存。

以上四个因素成为制约学分制改革实施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调查走访多所学分制实施得比较好的学校,总结出以下对策。

(二)拟采取的对策

1.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大概就是对本专业需要修读的课程及总学分作出明确的要求,对毕业条件做出限制,其中同一个专业同一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完全相同,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差异。要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就应该按照专业大类来制定人才培养阿方方案,阐明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后给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从课程体系入手,同一类课程应该有多门,由多个老师开设,甚至增加更多的行业大师、企业工匠进行有针对性的讲座,可以让学生自主选课;同时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将学生实践、学生创业、学生参加各类比赛都纳入到人才培养的学分体系中进行课程替换;最后以毕业综合项目、技能证书、顶岗实习为衡量学生培养质量的最终考核标准。高职院校应改变传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方式,鼓励增加实际项目的论文调查课程,增加设计竞赛、设计展览等更多的方式作为毕业综合项目。

2.改革选课制度。如果说人才培养方案是学分制实施的核心,那选课制度则是学分制实施的重要方法。一方面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学分制的选课制度,另一方面学校还应与学生、家长加强沟通,共同督促选课、上课的完成,定期清查,对于选课情况特殊的对象了解原因。

3.呼吁主管部门尽快出台配套的收费指导性意见。中央实施放管服后,很多权限都放到高校,但很多公办高校在收费这一块一直不敢自作主张,还需要主管部门给予一些指导性意见。

4.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1)采用专门针对学分制的管理系统,一方面发挥学分银行存储学分的作用,另一方面随时提供转换;(2)充分利用公共网络平台开展微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现资源共享;(3)利用各种APP开展移动教学,实现电子点名、在线问答、片段化学习等;(4)建设现代化的教室,提升学习条件。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浅谈学分制实施过程的困难的解决措施

下一篇: 浅谈学分制实施过程的困难的解决措施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