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合实际,努力创新馆舍服务空间
馆舍空间是图书馆提供服务的必备场所,传统图书馆空间主要用于存储不断增长的印刷型文献。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图书馆建立,馆藏纸质资源数字化,使得传统的物理馆藏重要性逐年下降,读者图书借阅量锐减,此时图书馆作为存储空间保存纸本型文献或其他物理馆藏的角色重要性大为下降,而与此同时,图书馆提供给读者空间及满足读者个人学习、合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空间角色则明显增强,空间服务重要性也同步增加[3]。为此,图书馆馆舍空间需要谋求转型,即从旧时的重书走向重人,从原来重藏转向重用,从过去单一以馆藏和书架为主的物理空间转向以读者活动和服务为主的空间需求。
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由东西校区两个图书馆组成,并实行统一管理,鉴于当前读者对服务空间的需求,本馆结合东西校区馆舍实际情况努力开展了馆舍空间的创新性建设。
1.东校区馆舍的创新建设
东校区图书馆馆舍主要包括主楼和附楼两个部分,并均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因此比较陈旧,同时基础设施也不尽完善。针对存在的问题,本馆重点做了如下规划或建设,一是给所有书刊库室和自修室配置并安装了空调。鉴于建设年代较早,东校区图书馆主楼和副楼各书刊库室及自修室基本没有安装空调,而本馆所在地身处亚热带,夏季气候炎热,酷暑难耐,而且持续时间长,每到夏天,室内闷热,非常不利于读者到馆阅览学习。为此,本馆专门向学校提出专项申请,给东馆原来没有空调的所有书刊库室和自修室都配置并安装上了空调。此举使得东校区图书馆整体阅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二是建设图书馆研习中心,即对东校区图书馆副楼进行装修改造,建成“研究生研习中心”并投入使用。该中心设有本校三个重点学科即民族学博士点资料室、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点资料室、外国语言文学博士点资料室。此外,设史学民族学人类学资料室、广西民族大学文库、网络学习中心、自修室、研讨室等。其中,研讨室全部配有免费WiFi、空调、桌椅、白板以及可供播放视频用的电视等设备,并面向全校教师及研究生读者提供服务,预约申请后可免费使用。
2. 西校区馆舍的创新建设
西馆是西校园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2011年3月,是一个新建馆。为最大限度发挥西校区图书馆服务功能,同时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品位,首先本馆在二楼大堂西北角打造了一个多功能休闲书吧,即“悠闲”书吧。“悠闲”书吧环境舒适雅致,集学习、交流、阅读、讨论与休闲于一体,设名著展示区,并安装有网络电视。此外,咖啡、牛奶、茶类、点心等饮品或茶点一应俱全,受到了读者的欢迎。还有就是在二楼大堂东北角建设经典阅读空间,或称“悦读”经典空间。该空间布局典雅,主要存放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马列经典、中外传世经典和专业经典等书籍,“悦读”空间的建设将为读者阅读经典图书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去处。第三,拟在七楼及以上目前尚未开放楼层区域设立信息共享空间、音乐欣赏室、影视室、多种规格研讨室等,旨在为学校师生读者提供多元体验和交流研讨场所。目前,这些项目的建设工作正在积极向前推进过程中。 (二)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以提升自我管理和服务水平
图书馆的发展得益于先进技术和服务手段的支撑,其繁荣发展也是因为科技的进步而来,对此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有着深刻的认识。进入21世纪,科技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日新月异,本馆更是意识到了先进设备及技术对于提高自身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性,为此引进并应用了多项管理技术或服务系统。如,在西馆大堂安装大型电子显示屏用于本馆宣传与信息服务,为便于自身和对读者的管理分别在东西馆安装智能门禁系统并布局有免费wifi供读者到馆移动上网或获取资源,另全面引进了EM(磁条)+RFID联合技术以及多种新媒体技术等。
1. EM(磁条)+RFID联合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是一种,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由于RFID技术的广泛应用已是大数据背景下的一种发展趋势,图书馆作为一个庞大的数据信息中心,如何配合大数据的发展方向,不断创新理念已成必然。基于此,本馆全面引进了EM(磁条)+RFID联合技术系统并同时在东西校区图书馆使用。本馆EM(磁条)+RFID联合技术系统能实现RFID所有功能,同时又和EM相结合,主要功能有图书定位、图书盘点、快速流通和双频防盗等。EM(磁条)+RFID系统的引进与应用特别是自助借还功能让本馆东西馆图书实现了超市化管理,可以说是对本馆整个工作流程、传统服务和管理模式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不但节省了大量人力资源,同时还提高了图书借还效率,特别是与学校一卡通关联后,省去了传统办证的麻烦同时免除了传统办证所需费用等。当前东西校区图书馆都实现了自助借还,同时西馆已完成RFID层架标的管理,并可对流通图书精确定位。
2. 新媒体技术及其应用情况
所谓新媒体即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是基于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通过互联网,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设备,向用户传播信息的传播形态。当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不断出现的新媒体技术已是人们的新型交流工具,并成为人们普遍的生存方式,尤其是受到了接受能力超强的大学生们的热烈追捧[4]。
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应用的新媒体技术主要有移动图书馆(或手机图书馆)、触摸屏电子借阅机等,另注册并拥有自己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其中,移动图书馆(手机图书馆)系北京超星技术有限公司搭建,它与本馆OPAC系统无缝链接,可实现纸质馆藏文献的移动检索与自助服务,同时对接超星电子图书和读秀学术搜索,并与各种数字图书馆门户集成,实现电子资源的一站式检索与全文移动阅读,此外可实现馆外资源联合检索与文献传递服务,并与人们的个性化应用集成,实现公告信息发布与读者个性化服务定制等;触摸屏电子借阅机有超星歌德电子借阅机、中文在线云屏数字借阅机、博看期刊数字借阅机和库客数字音乐图书馆电子触摸屏,可为读者分别提供电子图书、期刊、音乐等在线下载和移动离线阅读服务等。
这些新媒体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增加了本馆新的服务模式,让读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各种智能移动终端设备方便灵活地进行图书馆各种馆藏文献及信息的检索、浏览与获取,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师生读者阅读的总量及获取信息的途径,更是满足了读者便捷、高速及碎片化时间获取信息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