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转变
 
更新日期:2020-05-06   来源:中国成人教育   浏览次数:28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与此同时,中国面对的质疑与挑战越来越多,国与国

 
  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与此同时,中国面对的质疑与挑战越来越多,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微妙和复杂。“唯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国家关系发展,说到底要靠人民心通意合”。讲好中国故事作为促进人民心通意合的重要途径,要在内容定位和方式界定方面做出转变,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应对新时代的新挑战。

讲好中国故事内容定位的转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故事讲述的内容,要从主要讲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的故事向讲述中华儿女如何追求“中国梦”、实现民族复兴的故事转变。这不是说不要讲述中国的革命故事、历史故事,而是在讲述中国传统故事的基础上,加大对当代中国发展故事的介绍,侧重分析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对社会主义新时代取得的发展成就和形成的发展理念的影响。

对中国传统故事的讲述,不能只停留在概念的解释,要注意对故事内涵的分析以及价值观念的阐释,引发留学生对中国人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思考,理解中国发展壮大的文化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渊源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国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在讲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时要注意理清各方面的联系,由浅入深地进行介绍,比如介绍云南少数民族建筑和饮食特点时,可以分析少数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气候对建筑和饮食的影响;介绍中国的传统思想时,注意阐释这种思想是如何影响人们的处事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引导留学生思考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和现代中国发展理念之间的关系,如“天人合一”与绿色文化的关系,“以和为贵”与和平发展观的关系。现代中国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无不是佩服中国的发展速度、仰慕中国的发展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向留学生讲述中国故事时,要介绍中国人民现在的生活和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体现在“中国梦”、“一带一路”倡议、和平发展道路等方面。留学生来自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对中国的发展模式存在不解甚至误会,高校应采用“以柔克刚”“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进行合理阐释,对留学生的想法进行适当引导,注意尊重其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简单灌输或粗暴强加。只有真正认可中国、理解中国,留学生才能成为中国故事的优秀讲述者。

讲好中国故事方式界定的转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的新时代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作为留学生培养的主要阵地,和向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主要场所,高校要不断深化改革、转变思路,全方位多角度地向留学生讲述中国故事,探索讲好中国故事的“五位一体”教育模式以及“四个全面”培养策略,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和文化体验向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以及当代中国人价值观的体验转变。

高校向留学生讲述中国故事首先可以通过课堂直接讲述,比如通过汉语课让留学生学习汉语,了解汉字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通过文化理论课使留学生掌握中国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进一步理解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念。还可以通过文化体验课使学生亲身体验课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深对中国的理解,比如开设剪纸、书法、绘画等文化体验课程,组织学生到云南石林景区参观等。

除了课堂和文化体验等直接讲述中国故事的方式以外,还可以通过中国学生、教师和留学生的日常相处间接向他们展示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这主要体现在对留学生的教学和日常管理中,比如任课教师上课的精神风貌、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辅导员处理学生问题的方式、行政人员对学生的态度,以及中国学生和留学生相处时表现出来的处事方式和对待友谊的态度等。这些方面更直观的向留学生展示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像“一诺千金”“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知行合一”等。高校的教师、学生是留学生接触最多的中国人,和老师学生相处过程中感受到的价值观最容易形成留学生对中国的认识,影响他们对学校和中国的感情。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转变

下一篇: 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转变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